文综试卷地理部分: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图1中a是经线,Q点为晨昏线与该经线的交点。完成1-4题。1.若Q地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Q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A.北半球、10月B.南半球、5月C.北半球、5月D.南半球、8月2.若Q地的地方时为2时30分,则Q地的纬度可能为A.30°~40°B.45°~55°C.5°~15°D.60°~70°3.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C.6月、4时30分D.4月、5时4.一年之内每天同一时刻(6时、18时除外),Q点在该经线上A.密集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B.均匀分布于整条经线C.密集分布于南北极圈之间D.集中分布于南北两个区间二、非选择题5.(17分)图6中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为晨昏线上纬度最高点,C和D在同一纬线上,A、C、D三点所差经度数相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北京时间为。(2)(4分)这一天,C点的昼长为小时,出现极昼的范围是。图6(3)(3分)北京昼夜长短状况是,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4)(2分)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什么?(5)(5分)此时,赤道上既是白昼又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是什么?政治部分: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A.①→③→④B.②→①→③C.①→②→④D.②→④→③2.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提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3.以前,人们通常认为植物不像人和动物一样具有“记忆力"。近来,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照射到一片叶子上的光,能够让整株植物作出相应的反应。科学家认为,植物可以用“电化学信号”在叶子之间传递光强和光质信息,这种反应方式和人的神经系统的反应方式非常相似。植物“记住"光线中的信息并作出反应,进一步佐证了()①任何物质都有反应特性②意识是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③不同形式的物质具有同样的反应特性④物质的不同反应形式之间具有联系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2011年4月,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在中国三亚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三次会晤,就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的讨论,达成广泛共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①以成员国利益完全一致为基础②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重要力量③是当今时代主题发展变化的产物④是新兴市场国家对话合作的平台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5.(17分)材料一表2中国与世界部分经济指标对比三大产业结构比例(2009年)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2008年)中国10.6:46.8:42.61.7%(2009年)世界平均3:28:692.21%(2007年)以各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计算。材料二1978年至2010年,我国GDP总量从3645亿元增长到397983亿元,年均增长9.87%。“十二五”规划确定我国年均经济增长率为7%。温家宝总理对此曾指出,“7%的发展速度也不算低了”,“真正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根据上述材料解释为什么实现“有质量和效益的7%的增长速度,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7分)(2)“十一五”期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单一直徘徊在4.0—4.3%之间。在经济意义上,失业人口的存在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运用劳动二重性的知识予以说明。(10分)历史部分:一、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中国俗话“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中的“州官”,其最早职能是()A.管理地方行政B.管理地方军事C.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D.代表中央节制地方2.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发现,现存最早的中共“一大”党纲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而且是用英文写的。原来,“一大”代表陈公博后来到美国读书,用英文写了博士论文,“一大”党纲作为附件置于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