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摘要: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城市化的质量和增强城市化的动力。文章在具体分析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从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层次、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体系、增强城市的认同感等方面。探讨了泉州实现第三产业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关键词:比较优势城市化促进作用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20)05-268-02一、第三产业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1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多,在城市范围内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服务需求。包括生产服务需求和生活服务需求,与之相关的服务业也迅速发展起来。城市第三产业最初的发展主要是为城市工业配套和服务,其规模高度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其内容也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服务业和简单的商品流通业。工业化的继续发展使得城市化的内容不断拓展,与第三产业有关的服务业内涵也得到了扩展和提升,并从一般性商业服务扩展到金融、证券、房地产和信息咨询等行业,在城市化水平发展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化的最重要产业,在城市化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甚至成为决定性的产业。没有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就没有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城市化。2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城市化的动力。随着第三产业取代第二产业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角,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就由第二产业转移到第三产业,并在第三产业的推动下城市化水平继续提高。在这种产业不断升级换代过程中,实现了产业与城市发展的高度融合,也是城市经济从简单的结构向外延和内涵均为复杂的方向发展。随着工业化生产的深入进行,要求城市提供更好更多的配套性服务行业,如交通、通讯、物流和商业的发展有助于解决社会化大生产带来的原材料和产品的市场问题;金融与保险、管理与信息咨询、城市基础设施等服务业的发展为城市经济持续发展提供7良好的外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部环境;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的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高素质的劳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保证了城市化的持续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是城市经济发挥扩散效应的基础。3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的质量。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诸方面全面转变的动态的时空过程,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全面转变的过程。完成这些转变是城市化发展的内在质量要求,第三产业发展为完成这些转变提供了支撑条件。第三产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中间环节,如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通信、商业等流通性服务业,这些行业也是其他产业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同时,它们的发展也可大大促进第二产业的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减少交易的费用,增强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第三产业中与城市形象有关行业,如健全的社区服务、优雅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城市交通等的发展。可大大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直至成为城市发展的无形资产,对于营造城市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辐射力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城市化的质量。4第三产业滞后阻碍了城市化发展。第三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第三产业的出现及其在城市经济中地位的不断上升是城市化水平提高的标志。当然。如果城市化水平有相当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却没有相应的提高。城市化的水平和质量就会受到抑制和阻碍。首先,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最多的产业,我国第一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从长远看绝大多数只能由第三产业来吸纳,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将影响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影响到了区域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树立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更应注重经济发展的内涵,发展不能建立在资源的大量消耗基础之上,即应充分重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通常用第三产业在GDP(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作为衡量产业结构升级的标志。为此,我们在重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份额提高的同时,更应重视第三产业内部构成,特别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