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练出高分】(广东专用)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含解析)新人教版课时·考点梯度练基础训练——练熟主干知识1.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探究主题“大唐长安商业”,结合所学唐代城市商业特点:市坊分开,晚唐夜市繁荣等,A、B、C三项皆符合题意,D项草市是指离州县城较远,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因商业上需要自然形成的市,不符合探究课“长安”城的主题要求。2.某同学在写一篇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意在考查考生调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注意题眼“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B、C两项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是草市,始于南北朝时期,应排除。3.年5月11日是玛提欧·利奇(中文名为利玛窦)在北京逝世403周年纪念日。他曾在中国居住28年,是第一个被中国皇帝赐地埋葬的欧洲人。下列情景玛提欧·利奇最有可能经历的是()A.三省长官与他商议国事B.阅读活字印刷的《红楼梦》C.看到有人在住宅区卖青花瓷器D.出海航行持有海外渡航证明书答案C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可判断利玛窦在中国的时间是1583~1610年,都是在中国明代,可知选择C项。4.年8月我国航母总设计师吴晓光在谈到重视海洋、确保海洋合法权益时指出,“我国传统文化对海洋观念比较淡薄。”探究海洋观念比较淡薄的原因有()①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②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③闭关锁国政策的制定④指南针的发明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我国传统文化”“淡薄”,分析原因方法多从经济、思想、科技三个角度,结合所学知识,故选A。5.“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时期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B.地主土地私有制C.均田制D.农民土地私有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土地的平均分配”“避免……土地兼并”等信息可知,这一制度应是均田制。6.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A.以商业职能为主B.以政治职能为主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D.商业限制被打破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选B。7.以下选项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史话”时引用的内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汉朝以后,铁犁、牛耕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B.唐制瓷业技术高超,已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C.宋代“市”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形成街市D.明清两朝推行“海禁”政策,禁止海外贸易答案D解析“海禁”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限制外国人来华贸易,并不禁止海外贸易,故选D。8.汉朝政府曾经专门规定,商人穿鞋必须一只黑一只白。汉朝实行该规定的目的是()A.经济困难,倡导物尽其用B.尊儒学为正统,强调社会礼仪C.羞辱商人,推行重农抑商D.重视法家学说,宣扬政府权威答案C解析中国古代历朝大都执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都强调要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如西汉初年,政府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深化训练——练会深度思考9.《宋会要》记载,宋代在对外贸易中大量使用铜币进行交易。考古发现,今东南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