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有一个好的教学成绩教育是一项做人的工作,这种工作的特殊性在于,最终评价一个教师的优秀与否,不是看你自身多么的学识渊博,多么的才艺出众,而是看你培养的学生怎么样。某种意义讲学生成为了教育流水线上的产品,成为了检验教师优劣的试金石。因为这样的关系,所以教师的优秀最终需要转化成学生的优秀,这个转化的效果就表现为了教育的效果。教学是教育一个主要的内容。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学成绩仍是评价学校,评价教师一个不可回避的钢性指标。那么,做为教师怎样才能考出好的教学成绩呢?一、好的教学成绩来自于好的班风学风好的班级一定有一个经验丰富、尽职负责的优秀班主任。好班级最突出的表现是他的学生相对别的班级更温顺、听话,这是班任长时间调教、经营的结果。好班级在对外的集体活动中表现出了较强的凝聚力,甚至可以说,这样的班级一定层度上有了被师生认同的班级文化。置身于这种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其向善、向上、向好的潜意识明显强于普通班级的学生。他们在课堂上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这也成为了班级学业成绩优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班级的班任教师,在带好自已科目的同时,有较强的整体意识。在他的理念中,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对学生所有科目的学习发挥着积极的督促作用,对家长在孩子学习方面的辅助作用有较高的要求,一般科任教师更愿意与这样的班主任搭班带课。二、好的教学成绩出自严师之手“严师出高徒”的道理大家都懂,这里的“严”主要指要求的严格,标准高,不好应付。严厉的教师,学生对其有一种敬畏感。我不反对现在倡导的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但保留一点传统的师道尊严,还是十分应该和必要的。对严师的敬畏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表现为课堂学习的投入和专注,表现为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不折不扣的落实和完成,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严,也不总是横眉冷对,而是严肃与活泼的恰当有度,平等与尊重的张弛有度纯粹的朋友式的关系,不是我们想要的师生关系,没有了尊重的成分,教师也会有失落感。教师的严,不需要天天发脾气,动辄破口大骂,甚至是频繁的体罚。但务必要让学生知道,教师是有脾气的,是有个性的。要让学生感受到,真让教师生气了,就算是摊上大事了。三、好的教学成绩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年轻的教师们一般更容易被学生喜欢,这与年轻教师更富有朝气、师生间没有代沟、容易交流等因素有关,青春期遇上更年期,常常会出现对立的局面。另外,能被孩子们喜欢的教师一定是有才艺的教师,如果某位教师的才艺被学生所折服,学生会变得相对乖巧听话。从更大的比例来看,现在的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已远远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科学春天来临时的那种如饥似渴了。喜欢什么科目的学习,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对教师的亲近程度,“亲其师信其道”的道理,体现的尤为突出。这就是我们给新教师岗前培训时所指出的规律,即:将来成绩好的教师,未必是知识丰富,学历高的教师,但一定是有良好师生关系的教师,谁保持了好的师生关系,谁就可能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四、过硬的学科基本功,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所在。扎实的学科基本功,对好成绩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具有精湛的课堂教学的技艺。好的课堂一定是相对民主、开放、宽松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因为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一定是喜欢的,那么,这样的课堂价值在提高成绩中,占比就会更高。我们一直提倡的让80%的学生当堂消化,掌握80%的内容就是这个道理。另外,教师扎实的学科基本功,表现为对教材、教法、考试等环节的充分了解和掌握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如何突出重点?如何突破难点?课上完成什么?课后落实什么等等,对这些问题的准确处理,都是一个教师学科良好基本功的具体体现。学科基本功是评价一个教师成熟和优秀最重要的内容。五、好成绩需要教师的欲望和追求。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批学生教下来,当老师的都想有一个好的成绩。但是,有的教师只曾经想过,有的教师却时时想,平日里下了功的的教师想考好的欲望会更强,因为付出了就想有个回报。期盼成绩优秀的这种主观意识,其实深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