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设计——密山市实验中学李凤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教课书思想品德(五四制)课本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题《维护消费者权益》,这一框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有关消费知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知识,如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消费者维权的途径等,学会理性消费,选择适当合理的消费行为,增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的要求,确立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掌握一些消费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知道消费者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智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学生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当自己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合理消费,培养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1、教学重点: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2、教学难点:增强维护消费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二、学情分析在现实生活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有的使用劣质产品致使人身受到伤害,有的造成财产损失,有的服用变质食物或者假药致人害命。更多的是消费者遭遇不公平交易,花大价钱买了假冒伪劣产品,受到不应有的损失。因此,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维权方法。如:购买伪劣商品,如何解决;因商品和服务存在缺陷而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如何取得赔偿;遭侵权后与商家协商不成怎么办等等。三、教学理念本节课的主要设计理念是以课程改革的新观念及新课标的要求为自己的教学宗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五、课前准备1、学生:收集身边发生的消费者合法权利受侵害的真实事例。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播放小品《打工奇遇》片段。180元一杯的宫廷玉液酒,其实是二锅头加白开水;80元一盘的群英荟萃,其实是一盘大萝卜。设问:1、在小品中,消费者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犯?(知情权、公平交易权)2、在现实生活中,你和你的家人有没有被忽悠过?有没有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经历?有的话,请举例。生答:略。教师:从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作为消费者,我们的合法权益经常会受到侵害,难么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上当受骗后,如何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板书: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二)、新课导学1、练就一双“慧眼”(板书)第一环节:知识竞赛:消费知识知多少?1、在我国,消费者享有哪些权利?2、你知道“315”是什么日子吗?3、请说出下列几个电话号码分别属于哪一类投诉电话?1231512358123564、我国专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是什么?5、中国消费者协会是哪一年成立的?6、消费者在购物时为什么要索求发票?7、在接受购物凭证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8、消费者在遇到商品质量或服务质量问题时,投诉时应该注意什么?第二环节:情景模拟周六,曹洋与父母一起逛街购物,看到商场门前的促销广告:(多媒体显示)曹洋:假的。爸爸:看看。妈妈:便宜。那么,同学们,你们有什么看法?设疑:1、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或者看到过哪些促销行为和促销手段?2、面对低价和折扣,你怎样判断并决定购买?生答:略接下来,我们看曹洋一家是否抵御住促销的诱惑?(多媒体显示)10:30分,曹洋一家在商场买了43英寸彩电一台,受广告双休日大酬宾全场各类T恤一折起名牌牛仔裤买一赠一购物满1000元赢“29”纯平彩电一台MP3产品假日返利A、B两款7折销售2影响,曹洋买了酸奶。设问:在生活中,我们消费者应该注意些什么?生答:略消费小贴士:六看、六注意。(多媒体显示)下午,曹洋一家满载而归。回到家发现电视有太多的雪花,显示不良。于是返回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