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期数学公开课教学案时间:2012.5.8班级:八④班授课人:黄炳生课题:19.3.1等腰梯形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的有关概念;能说出并证明等腰梯形的两个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两条对角线相等。2、会运用梯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梯形的有关性质、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学习数学中的转换、化归思维方法,体会平移,轴对称的有关知识在梯形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主动探索意识,发展合情推理思维,体会逻辑思维训练在实际问题中的价值。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应用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是平行四边形?我们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性质?2、导入:前面,我们研究的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特殊四边形;现在如果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它会是什么形状?二、新知探究:1、创设问题情境——引出梯形概念:观察课本P106“思考”中的图形,有你熟悉的图形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在你日常生活中,你还看过哪些东西是这种形状的?2.画一画:在下列所给图中的每个三角形中画一条线段,【思考】:(1)怎样画才能得到一个梯形?(2)在哪些三角形中,能够得到一个等腰梯形?1梯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梯形.(强调:①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和联系;②上、下底的概念是由底的长短来定义的,而并不是指位置来说的.)(2)一些基本概念(如图):底、腰、高.底:__________________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腰:____________叫做梯形的腰。高:____________叫做梯形的高。(3)等腰梯形:______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4)直角梯形:_______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3.小组合作,交流:探索等腰梯形的性质(引入用轴对称解决问题的思想).如右图,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腰AB=DC,AC、BD是它的对角线,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对称轴在哪里?你能发现哪些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合作,交流)4、猜想、验证:观察等腰梯形ABCD,猜想它可能具有哪些特殊性质,能证明你的猜想吗?猜想一:等腰梯形性质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猜想二:等腰梯形性质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5、范例精讲:例1: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腰BA与CD,相交于点E,求证∆EBC和∆EAD是等腰三角形。2三、巩固提高:1、判断对错:①、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但不相等的四边形是梯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④、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⑤、一组对边平行而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⑥、存在既是直角梯形,又是等腰梯形的梯形()2、填空题:(1)已知等腰梯形的一个锐角等于75°,则其它三个角分别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①,梯形ABCD中,AD∥BC,AB⊥BC,且∠C=45°,AB=3,AD=2,则BC=_____.(3)已知:如下图②,等腰梯形的上、下底边长分别是2cm、8cm,腰长5cm,则高线长为_______.3、在某次洪灾中,有一横断面为等腰梯形ABCD的防洪堤被洪水冲掉一角其形状如上图③所示:请同学们用所学过的方法将这个等腰梯形补充完整。4、如下图④,梯形ABCD,AD//CD,AB=CD,若E是AD的中点。求证:EB=EC.5、如下图⑤,在等腰梯形ABCD中,AD=2,BC=4,高DF=2,求腰的长.36、如下图⑥,已知梯形ABCD中,DC∥AB,∠A=40°,∠B=70°.求证:AB=AD+CD.四、课堂小结:请同学们谈谈学习了本节课有哪些收获!1、梯形的定义;2、等腰梯形的性质;3、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常画的辅助线有以下几种:五、作业布置:P109习题19.3:第2、5、6题。六、教后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