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育自传(中)【论文】在学习和实践中推进新课程市送课下乡的教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实施新课程的辅导课,给我们每位教师敲响了一次警钟,世代在变化,人类在进步,知识在变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三日不读,赶不上刘少奇”。教师必须要学习,不断更新理念,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我们必须以积极向上的姿态投入“新课程、新理念”学习活动中,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推进新课程。通过学习能了解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的一系列理念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几个方面:1、新课程培养目标观的创新,主要体现了时代要求,尤其是促进学习者努力发展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顺应科技、文化和教育全面创新的时代潮流。2、新课程内容观的创新,主张“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提出了加强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3、新课程结构观创新,围绕在“普及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个性的发展”这个理念,很有创意地设计了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1陈建育自传(中)【论文】4、新课程资源观的创新体现在“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从而唤醒广大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除了校内课程资源以外,还有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信息资源,所有这些课程资源为教师拓宽空间和教学视野。5、新课程的评价观的创新,对教师和学生两个向度上作出了根本性调整。评价要求以教师自评为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的分析与反思,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对评价的参与,都是为了教师对评价的重点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并建立自信;同时主张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新课程一系列理念的创新,重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施,在实施中不断完善,在实施中不断创新。2008年12月草于:家中书房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