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浏阳市第六中学袁飞向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本节内容为“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第二节《三视图及其画法》之第二课时“三视图”,它主要描述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规律、三视图的识读和绘制等内容首先,三视图是按正投影法绘制的,故正投影法是绘制和识读三视图的理论基础是学生学习绘图和识图的前提。其次,三视图是工程设计最基本的表达方式,也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内容。最后,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识读机械加工图”的基础。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②、掌握正投影法方法、特性及三视图成图原理和规律;③、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投影的原理,并利用其来探究三视图成图规律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三视图的成图原理和规律。通过交流和讨论感受设计交流中三视图的作用。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在通过利用模型引导学生探究三视图成图规律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养成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②、形成科学的空间三围思维方式,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4、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综合以上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三视图的成图原理,教学难点是三视图的成图规律。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教学方法和手段:①、体验法②、实物法③、小组合作2、学法分析:①、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②、注重先决技能的提高,不同层次的学生会无形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③、领悟能力强的学生提倡能力强继续探究三视图的识读。四、教学程序设计教学过程实施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1、教师摆出几个实物模型,利用幻灯片依此展示其中一个实物的三个影子,并要求学生根据影子来组合出个实物。2、教师讲述:物体的一个和两个方向的影子无法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而通过特殊方法得到的物体三个方向的影子就可以基本准确的表达物学生认真观察影子,并组合出实物。通过师生互动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的真实形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可以准确表达一个物体真实形状的方法——三视图。【新课教学】一、投影与投影法1、设问:不透明的物体在太阳下会形成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投影与投影法①、投影的概念:物体在可见光的照射下,会在地面或墙面上投下影子,这就是物体的投影。通过课件的图片(见课件)讲解投影的三要素:物体、投影线、投影面。结合下图强调:影子与投影的区别:影子不能反映物体中间的细节部分投影是对影子的抽象。3、继续设问:早晨和中午的影子有什么区别?4、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投影的分类②、投影的分类:结合下图解说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以及平行投影中的正投影和斜投影。思考回答问题观察图片回答问题思考回答问题从身边生活中的感性认识到知识体系层面上的理性认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的比较学习法对学生记忆力有较强的好处,能够清楚明确地了解相关的概念。5、提问:物体的影子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反映物体某个方向的形状特征与大小?6、根据学生的回答正投影的三个特性③、正投影的三个特性演示:正投影具有显实性、积聚性和类似性。7、引出视图的概念。用正投影法绘制出物体的图形称为视图。8、引出三视图④、设问:哪些形体按照图中投射方向所形成的视图是矩形?观察图片回答问题观察回答问题结论: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的一个方位的形状,不能完整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需要用多面视图。引导学生回忆前面的游戏得出结论结论:三视图能较完整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二、三视图的形成原理1.三投影面体系结合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和ppt相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三三投影面体系的形成过程。V表示正立投影面,H表示水平投影面,W表示立投影面,側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名称借助PPT课件和自制纸质可展开的三投影面体系模型进行讲解。认真观察教师演示,熟悉三视图的三个投影面体系。通过简单的动画的设计,让学生就能够从理性上认识三视图的成图原理。三、三视图与实物之间的六向“方位关系”和三视图尺寸的“三等关系”1、教师按组分发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