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课程学习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生活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的养成作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它以活动为主,强调学生通过真实情境中的实践建构个性化的知识经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在内容上要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南阳小学在研究和分析学校和社区特点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和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一、多种渠道挖掘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学校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1.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师生风采。学校建校近40年以来,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形成了办学特色,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学校是辽宁省素质教育先进学校、抚顺市素质教育基地,还是省级校园环境艺术化学校,校园环境优美,具有浓郁的文化艺术气息。学校优秀教师的育人经验和奉献精神、优秀学生的事迹都是学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学校以此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励学生热爱学校,奋发进取,为学校争光。2.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支持,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也离不开社会教育。学校充分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将雷锋纪念馆、劳动公园、新泰河水库等作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参观并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3.家乡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抚顺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资源。抚顺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三产业也在蓬勃发展,这为学生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4.手工艺术校本课程。学校开设了“手工艺术”校本课程,笔者主编了《手工艺术》校本教材。这门课程以手工艺术实践为主要内容,促进了手工制作与美术、生活、音乐、科学、环境、文学、劳动技术等领域的融合。课程包括纸工、泥塑、编结、劳动创新小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施过程中按年级合理设置活动内容。低年级的活动主题是“巧手爱生活”,内容为折纸、剪纸、泥塑等。中年级的活动主题为“雕塑人生”,内容在低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制作中国结、十字结和创新小制作等内容。高年级的活动主题是“心灵手巧”,在中低年级的基础上增加了社会实践调查、“小小设计师”、“创新小作坊”等活动内容。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策略。综合實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组织、内容的选择,甚至有些活动的实际操作,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既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活动中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1.激发学生兴趣,倡导人人参与。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是指导教师的首要任务。在每次综合实践活动开始前,都要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指导学生拟订计划,特别是鼓励每个学生参与计划的制订过程,提出自己的想法。要引导学生按照制订好的计划安排活动内容,并进行分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中,笔者有一件感触比较深的事情。在某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学生都不喜欢平时表现不好的于丰(化名)同学,没有人愿意和他一个小组。在笔者眼中每名学生都是平等的。笔者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大家来说是全新的,一切都从零开始,现在大家都是一样的,没有优劣之分,希望有小组接纳他。”听了笔者这番话后,各小组都同意接受于丰同学,笔者就让他自己选择小组,并告诉他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是均等的,关键是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于丰不但积极参与活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