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有Y染色体的是A.受精卵和次级精母细胞B.受精卵和初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猴的神经元D.精子和雄猴的肠上皮细胞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问题探讨: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其他生物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现象?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遗传之父——孟德尔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2、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异花传粉。3、豌豆还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水稻花豌豆花花蕾期去雄套袋传粉套袋人工授粉操作步骤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这些性状能稳定的遗传给后代。相对性状相对性状生物体表现出的各种特征,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性状性状•图1耳垂的位置1、有耳垂2、无耳垂图2卷舌1、有卷舌2、无卷舌图3前额中央发际有一三角形突出称美人尖1、有美人尖2、无美人尖图4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图5上眼脸有无褶皱1、双眼皮2、单眼皮图6食指长短1、食指比无名指长2、食指比无名指短图7脸颊有无酒窝1、有酒窝2、无酒窝图8双手手指嵌合1、右手拇指在上2、左手拇指在上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狗的长毛和卷毛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常见的几个符号和概念P:亲本X:杂交♀雌性个体(母本)♂雄性个体(父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X基因型不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进行的交配。正交:反交:显性类型个体做母本的杂交方式。显性类型个体做父本的杂交方式。互交:一组正交加一组反交。疑惑一: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的?矮茎性状消失了吗?疑惑二:为什么矮茎在子二代中又出现了呢?疑惑三:F2中出现3:1的分离比是偶然的吗?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在F2中,一部分个体显现出一个亲本的性状,另一部分的个体显现出另一个亲本的性状,这种在后代中显现出不同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性状分离:在遗传学上,把F1中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在遗传学上,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相对性状显性形状隐性性状遗传病的判断•有中生无——如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无中生有——如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则该病肯定是隐性遗传病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例如DD和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例如Dd。•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1、下列几组杂交,哪组属于纯合子之间的杂交A.DD×DdB.DD×ddC.Dd×DdD.Dd×dd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两个纯合子的后代必是纯合子B.两个杂合子的后代必是杂合子C.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D.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科学的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归纳综合,总结规律分析问题,提出假说观察实验,发现问题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孟德尔所作的测交实验的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分离定律•孟德尔第一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遗传因子基因孟德尔约翰逊•F2中有几种表现型,比例是多少?•有几种基因型,比例是多少?例题解析1•小麦的红壳是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壳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让红壳小麦与白壳小麦杂交,所产生的子代,大约半数是红壳,半数是白壳。问:(1)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2)如果让红壳小麦亲本自花传粉受精,其子代的基因型及壳色如何?例题解析2:•在紫茉莉中,基因型为CC的开红花,cc的开白花,Cc的开粉红花。在下列杂交组合中,开红花的比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