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运算——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色条图(线段图的雏形)分析数量关系,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2.在分步列式解决问题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合理运用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教学重点利用色条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会找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并合理利用小括号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考点分析利用的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三备)个性化备课(三备)一、情境导入,旧知铺垫(一)尝试质疑课件出示例4主题图的左半部分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3.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尝试列式解答。【互动交流】(一)收集信息,提出问题1.课件出示第53页例4情境图:2.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二)解决“剩下的还要烤几次”的问题。1.想一想:要知道剩下的还要烤几次,需要知道哪些信息?2.画一画: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画出简易色条图。(三)实践验证1.议一议:应该如何列式解答?2.说一说:要求还要烤几次,应先知道剩下多少个需要烤。3.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解答。(四)交流分享1.学生汇报不同的解答方法(让学生说说每步求的是什么?)教学过程个性化备课(三备)个性化备课(三备)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方法四:90-36=54(个)(90-36)÷990-36÷990÷9-36÷954÷9=6(次)=54÷9=54÷9=10-4=6(次)=6(次)=6(次)2.比较方法二和方法三。(1)小组交流这两种解法的不同之处。(2)你同意哪种方法?为什么?如果不加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3)方法二为什么要使用小括号?加上小括号后就是先求什么?3.若有学生说出方法四,教师要及时鼓励,并追问:你是怎么想的?(五)归纳总结计算方法1.引导学生口头检验:把问题的结果作为已知条件进行检验,进而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2.小结:遇到问题后,我们要敢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如果一个问题需要多个步骤才能解决,我们要想好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合理使用小括号。(六)知识拓展,培养能力1.课件出示问题:(1)一共要烤多少次?(2)已经烤了多少次?2.学生选择有效信息后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点拔升华】(课件出示教材第54页“做一做”的情境图)1.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然后说说先解答什么,再解答什么。2.学生汇报解法,同时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方法较简便易理解?方法一:3×9-3×6方法二:3×(9-6)【变式训练】1.第一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1题的情境图)(1)想知道用20元钱买票够不够,首先要知道什么?(2)要求买票所用的钱,需要哪些条件?(3)学生独立思考后尝试解决,同时指定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2.第二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2题)(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3.第三关(课件出示教材第55页第4题的情境图)(1)学生读题后指定学生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学生独立完成,指定学生板演,最后全班交流,交流时重点说明:如何正确的使用小括号?【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呢?【当堂检测】第55页练习十二,第2题、第3题。第56页练习十二,第5题。课后反思第一次:第二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