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课文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二课《坐井观天》,本组教材围绕“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展开的。《坐井观天》讲的是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青蛙和小鸟围绕“天有多大”这一问题展开争论。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懂得目光短浅,眼界狭小,见识就会有限的道理。课文语言语言简洁明了,充满童趣。学习者分析: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寓言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她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孩子的书写习惯有待培养。教学目标1.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沿”、“际”、“信”三个新字;正确书写“沿”、“蛙”;2.理解“井沿”“无边无际”等词语。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新字;教学难点:使用多种方法,理解本课词语。教具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1、根据要求,做游戏“纸筒看黑板”。师ppt:游戏规则:(1)左手把纸筒放在左眼处。(2)右手捂住右眼。(3)头不能移动,直视前方。设问:通过纸筒,你看到的黑板是什么样子的?拿下纸筒,再看看你刚才看过的地方。你看出了什么?2、全班交流游戏感受。3、复习巩固已知词语设问:你想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一个成语?4、导入新课,齐读课题。过渡语: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设计意图:通过纸筒看黑板这个小游戏,让学生感受到:长长的黑板在小小的圆筒之中,成了一个小圆圈,形象地感受到“管中窥豹”成语的内涵,从而引出“坐井观天”这一新课。】(二)课题质疑,识读“观”“蛙”4、师板书课题,设问: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5、学生根据题目回答。预设①:小青蛙坐在井下看天空;②坐在井上看天。追问:哪个字是“看”的意思?【设计意图:此处质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有些课题可以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事件,从而学会由课题入手,抓住文章主要事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快速了解文章大意。】6、课件:“观”,学生根据字理识记“观”。7、题目质疑:谁坐井观天?处理生字“蛙”——拓展换偏旁变新字8、拓展阅读:井底之蛙【设计意图:此处拓展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井底之蛙”这一成语的内在含义,为后面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过渡语:,这时飞来了小鸟,它告诉小青蛙井外的天空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课文,了解一下吧。(三)初读课文,识读生字9、学生按照阅读要求初读课文。出示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朗读课文,读通顺;②拼读拼音,认读叶子上的生字。10、检查朗读,认读生字新词。(1)沿——根据读音拓展同音字11、ppt:理解“井沿”,拓展“床沿、帽沿、锅沿、窗沿、房沿”等。【设计意图:理解“沿”的内在含义,学会举一反三。】(2)际——加一加12、ppt:理解“无边无际”,拓展“(大海、草原、沙漠)无边无际”等句子。【设计意图:理解“无边无际”的内在含义,感受世界之大,不要局限在一个地方,一方天空,为理解“坐井观天”作辅垫。】(3)信——加一加,拓展单人旁生字(4)积累多音字:答、还13、多种形式认读新词,随机理解词义14、区分形近字——喝、渴设问:你是如何区分记忆这两个字的?看看他们的部首,你想到了什么?15、朗读课文,检查、巩固字词(四)默读课文,感知大意16、根据提示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师随机用简笔画配合板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大意。)17、学生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之上,默读课文,根据问题初步感知文章大意。】(五)观察字形,指导“沿”、“蛙”18、学生观察“沿”字占格,重点指导比划“横折折”。19、学生书上描红,仿写一个“沿”。20、实投讲评,学生修改“沿”,再写一个。21、“蛙”字指导如上。(六)作业:写生字,朗读课文。板书设计:13坐井观天无边无际青蛙——井里只有井口大范写生字小鸟——井沿上无边无际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