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温暖他们的心灵———关于后进生的转化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深深的启发了我,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用爱心温暖后进生的心灵。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成绩和思想品德两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他们是在外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内部后进心理促成的,归结起来,后进生的形成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如不良的家庭教育,不良的社会风气,不良的传播媒介,学校教育不当等等,而后进生的转化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所带过的一个班级学生形形色色,有的好显示自己,在公开场会出洋相,说怪话;有的好顶撞教师,打架斗殴;有的一时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向上,一时又颓废消沉,破罐破摔。他们每一个人都象是一本书而且是很难读懂的书。我面对他们,不知所措,甚至是害怕。我没有带过这样的学生,甚至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里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没办法硬着头皮也要上,因为我们校长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干,要让别人看看,你行”。不为了别的只为了那一份信任。我一定可以的。在无奈中我进入了角色。确切地说我还没完全准备好,我不知道第一次在班内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该对他们要求什么。开学第一天我带他们走进了自己的班级,我告诉他们,我不想了解你们的过去,我只想知道你们以后会怎么样。还说了很多鼓励的话,他们真的很让我从最初见到他们时的那种难受的感觉里走了出来。下课后他们围着我问:老师我们能学好吗,等等。他们的问题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信心,也给了我信心。此时我觉得我踌躇满志,我会把他们带好的。可是这些问题生可以说是满身是毛病,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他们的问题就逐渐的暴露了出来。从他们身上我学会了这样的学生,是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做他们的工作,不要激起他们的对立情绪。给予他们关爱,满足他们的正当需要,不要以简单、粗暴的态度对待他们,让他们感觉到老师是爱他们的。但是,在给予他们深爱的同时,又要向他们讲明道理,让他们做自我剖析,认识自己的不足,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并且相信学生能够弥补不足。而这种信任与殷切期望,使他们消除了过重的心理压力,他们自然乐意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接受老师的教育。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成绩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成绩是学生的第一脸面,因此学习成绩的好坏与学生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作为后进生,他们也渴望在学习上能够有所提高,但由于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后者的比伊至更大一些)的影响,后进生在学习上难度很大,所以教师要采取种种措施,激励后进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随着成绩的提高和知识的丰富,他们的是非观念会逐渐明确,其他不良习气就容易克服,有了成就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转化工作将会顺利进行。对于大多数的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方面不能要求过高,要多关注后进生学习的过程,不要只注重结果,多关注后进生在学习中付出的努力,不要只关心成绩提高了多少,要多对他们进行纵向比较,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成绩,特别是当他们付出了努力而一时未见成绩时,教师要更加关心他们,及时给予鼓励,教师要注意为后进生创造能够充分激发学习兴趣的条件,给予他们更多体验成功快乐的机会。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帮助后进生不断提高能力,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都有优点,都有闪光点。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发挥他们所具备的能力,在他们的学习工作中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他们找到自我。我想他们并不是仅仅意识到自己该做什么了,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自信,找到他们自己的价值。总之,我认为在复杂而反复的后进生转化工作中,首先应该仔细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以满腔师爱为前提和基础,给予后进生以真诚的尊重、理解和信任;然后辅以必要的严格要求,借助家庭和社会的力量以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落实转化措施;最后唤起后进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最终完成转化目标。同时,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而不能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