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动政治课堂的价值广州外国语学校刘红梅“六环节”教学法倡导教师灵活教学、鼓励创新,倡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灵动思维。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智慧的火花在闪烁,知识的种子在发芽,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师生在深刻质疑、积极答疑中教学相长、和谐共进。可见,“六环节”教学法的核心是打造灵动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自学、课堂互动,使学生飞扬思维灵动个性并高效获得知识、提升能力,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升华。灵动的政治课堂彰显了三个特点:把“自主”带到课堂,让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合作”、“展示”带进课堂,让学生互动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把“创新”带进课堂,让学生思维灵动,提高创造性思维品质。打造灵动的政治课堂,关注课堂生长,首先是立足于生本思想基础上的,呼唤课堂回归,将课堂还给学生,无疑促进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力的提升。关注课堂生长,对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走进课堂,既要有充分的预设,又要关注课堂的生成,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让课堂在师生共同生长中绽放灵动的精彩。因而,灵动治课堂可以实现四大转变:一是“教”与“学”目标的转变,把教学目标转变成学习目标,体现了目标与人的和谐;二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摆正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体现了“教”为“学”服务;三是“教”与“学”过程的转变,实现课堂中“动与静”的共融,体现了学习活动的多元;四是“教”与“学”结果的转变,诠释学生发展中“活与实”的碰撞,体现了夯实基础与拓展能力并重。实践证明,学生直接参与的课堂更精彩。在政治课教学中,推行“六环节”教学法,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课堂中的感受,呵护学生在课堂中闪现的智慧火花,让学生感到自己是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就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这样的灵动课堂融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创造于一体,让学生动手、动口又动脑,达到自我教育、互相教育的境界,促使其创新能力不断迸发,综合素养逐步提升,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