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技课趣味教学探讨——浅谈如何激发聋生对劳技课的兴趣【内容提要】激发聋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其劳动技能,要从适应性和应用性出发,通过量身定做一些诸如理发、种植、小手工制作等劳技课目,循序渐进有效地激发、提高、增强聋生对劳技课的兴趣。一、亲身体验,在参与中激发兴趣。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蔬菜种植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学习理发中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在植树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二、榜样激励,在引导中增强兴趣。以同学中的劳动积极分子、本校毕业生中的成功人士、社会上的成功残疾人士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成功残疾人士为榜样,通过榜样的激励作用进一步增强聋生学习劳技,自力更生的兴趣。三、体现价值,在认知中提高兴趣。运用精神激励使学生认识自身能力,运用物质激励使学生认识自身作用,开展社会服务使学生体现人生价值,使劳技课成为学生的自发行为。【关键词】聋生劳技激发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必须教育得法,学习有方,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任务不只是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会学。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聋生劳技课教学的关键。在多年的聋生劳技课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激发聋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其劳动技能,让其走出校门后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要从适应性和应用性出发,通过量身定做一些诸如理发、种植、小手工制作等劳技课目,有效地激发、提高、增强学生对劳技课的兴趣。一、亲身体验,在参与中激发兴趣聋生由于听力缺陷,视觉就成了接触社会、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学中单凭讲述理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参与实践,亲身体验,直观教学。精心开设学生感兴趣的劳技课目,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去动手、去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刻掌握所学知识。一是在蔬菜种植中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在教学生种植蔬菜时,在教室里只简明扼要讲述理论知识,重点是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菜园里去,使其身临其境,现场劳动。与学生一起播种、浇水,边操作边讲述。然后要求学生经常到菜园仔细观察菜地里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在生机盎然的菜园里活动,学生求知探索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当菜苗出土后,学生脸上的喜悦之情一览无遗。接下来引导学生施肥、治虫、浇水……当蔬菜成熟后采摘进学校的食堂,学生们吃着自己亲手种出来的菜,兴奋之情难以言表。这样,学生在享受丰收喜悦的同时基本掌握了蔬菜的栽培技术1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又让他们明白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二是在学习理发中激发学生的操作兴趣。理发技艺较高,要手脑并用,既要因人制宜理出特色发型,又要运用理发工具,是聋生劳技教育的理想课目。在理发教学中,首先要言传身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剪刀的神奇魅力和劳动技能的积极作用。学生们的味口被调起纷纷跃跃欲试之时,再教学生剪刀的操作技巧,接着让学生开始模拟练习,安排学生实际操作。由生疏到熟练,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教师都给予充分的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劳技课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劳动技能全面提高了。三是在植树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每年春暖花开之时和“3.12”植树节的植树活动也是聋生劳技教育的可选课目。教师在讲授植树活动要领的同时,要向学生灌输植树造林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然后现场示范,指导学生挖坑、施肥,边讲解边教导学生仔细体会植树的乐趣。在放树苗、培土、压泥、浇水等植树程序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优良作风。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能。二、榜样激励,在引导中增强兴趣聋生由于身体的缺陷,难免自暴自弃和自卑,认为自己有耳不能闻,有嘴不能言,比正常人矮一截,低一等,对学技术兴趣不大。他们对健康人的成绩不以为然,对残疾人中的成功者却非常佩服,群体观念很强。针对这一心理特点,教师要树立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成功聋哑人典型,以他们为榜样激励学生,进一步增强他们对学习劳技、自力更生的兴趣。1、以同学中的劳动积极分子为榜样。在种菜、植树等劳技课中,教师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