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观察与思考作为一个曾经的伪装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我最关心的当然是美术教育。因为我的女儿年纪比较小,以前我接触的都是小学的美术教育,而且这样的学区展览也不是每个学区都有。而这次展出的包括了幼儿园到12年级(高中三年级)的作业,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国美术普及教育从低到高的思路理念,对我来说是个非常宝贵的观摩了解的机会。大概有40%的学生作业都会入选,所以真正代表了普及的水平。第一印象几乎可以说是震惊,完全没有想到普通高中生的水平已经这么高,形式这么多样,表现这么成熟。看完展览对我几乎是“当头棒喝”的感觉,我觉得自己也必须调整很多狭隘僵化观念,包括对”美术“定义的思考。我对自己女儿的美术教育可能也有误区,也在反省。我认为美术上和中国教育的反差是最大的,美术上强调集体和整体性则是致命的,一个没有个性的艺术家是没有灵魂的,而个性的培养则不能等到进了美院才开始。我拍了大量的照片,在这里将连续发表很多我的感受和大家分享,希望吸引一些同行讨论美中的美术教育模式的异同点,相信对你们也是一次非常有意思的观察。展览是在一个篮球场里,里面满满当当地挂了几百幅作品,最让我吃惊的是没有任何两样作品是重复的、一样的。高中几个成绩特别突出的学生作品是一人一个摊位,其他作品是按年级来分的。我先从低到高每个年级选一张给大家看个总印象。低年级的时候手工作业非常多,从一开始每个学生都在搞“创作”。而在中国没进大学之前,很少有老师鼓励学生搞创作的。这是一年级的绘画专业,可以看到老师要求的题材是一样的,表现手法是由学生自己发挥的。二年级的一个小朋友的画,形式感非常强。三年级的作品,除了传统绘画,也有电脑绘画,材料合成。其实这些东西完全是可以从小就开始教,学生兴趣也大。四年级的作品,炭条和水彩混合。五年级的作品,几何排列,色彩构成。6年级的作品用锡泊纸做浮雕效果。7年级开始学习透视概念,同时开始学习正规素描。8年级的字体设计,每个人都有主题。高中的好多作品已经很有想法,形式也很多样,绘画材料的使用非常广泛这张小画也很有意思这张传统的油画对一个非专业的高中生来说也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