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第二学期作文训练题目2.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第二单元少年心事)(主备人:李天娇)一、作文题目: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二、指导重点:1、学会运用书信体形式叙事,表达情感。2、合理剪裁,使得文章中心明确而重点突出。三、题目解析:1、确立“说”的对象。结合题目,倾诉的对象是父母当中的一方。2、明确“说”的内容。看到这一题目,学生们似有千言万语,又感到无从说起,思路堵塞,此时一定要审清题目中的“想”字。为什么此时想说心里话?在说心里话之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之下想说?(这些事情可以运用插叙或者倒叙的记叙顺序来写作。)可侧重叙事,叙已发生的但父母则未必知晓的事;也可抒写自己的心路历程,还可介绍自己新奇的发现;阐述新的认识。结合以上分析,抓住一点,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你的“话”定会如滔滔江水,奔涌而出,文章内容也会丰富起来。3、要有话“好好”说。第一,“话”要往一处说。此题貌似好写,但易写得内容凌乱,因此要主旨集中,要集中抓一点来“说”。第二要说出“新东西”。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说出自己独特的经历、体验、认识;平常的材料也要开掘其内在寓意,因此要善于思考,把问题想深、想透,能给人以新的启迪。第三要“变着法子”说。此题可用常规的文体如记叙文来表达,但也可用超常规的文体,如日记、书信文体来表达。四、素材开掘:1、头脑风暴:①如果你在某个特殊的日子,用送给爸爸(妈妈)一句话的形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情感,你会说什么话?【设计说明】针对题目解析,营造情境,确立“说”的内容,确定文章的中心②为什么想在这一天对爸爸(妈妈)说这句话?【设计说明】围绕文章中心,回忆生活经历来选择素材。③某一同学的故事,你们有类似的经历吗?请你帮忙补充。【设计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想出来,通过生生互相补充的过程来明确叙事的布局安排。2.选定内容:①和父母之间的误会。②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理解沟通类)③和父母说说他们不知道的事情。(分享快乐类)④对父母倾诉感激之情。(表达感恩类)3.交代清楚:①我想告诉爸爸(妈妈)什么话?②我的这些想法是什么事情引起的?③为什么要把这些想法告诉爸爸(妈妈)?五、谋篇布局:1.简介书信体格式。书信的格式:①称呼②问候③正文④祝辞⑤署名及日期称呼要从第一行顶格写起,后面加冒号,冒号后不要写字。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语要写在称呼的下一行,前面空两格,一般自成一段。问候语最常见的有“您好!”根据时令节气的不同,问候语也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结尾要写上表示敬意、祝愿或勉励的话。正文写完之后,可空两格写“此致”,转一行顶格写“敬礼”;如不写“此致”,只写“敬礼”、“安好”、“健康”、“平安”等词,一定要另起一行空两格,不能直接缀写在正文的末尾。2.倒叙: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使文章引人入胜。【特点】倒叙并不是把整个事件都倒过来叙述,而是除了把某个部分提前外,其他仍是顺叙的方法。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注意】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要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要回到结局上来,这样才能首尾相合、结构完整,首尾呼应。3.插叙:插叙的内容应能对中心内容起补充、解释或衬托作用。【特点】插叙是为了表达文章中心的需要。有时是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故事情节的追叙;有时是对出场人物的情节作注释、说明。使用插叙一定要服从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做到不节外生枝,不喧宾夺主。在插入叙述的时候,还要注意文章的过渡、照应和衔接,不能有断裂的痕迹。【注意】插叙的内容,根据中心内容的需要可长可短,但不能超越表现中心思想的范围,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