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第九小学电子备课课后回忆栽蒜苗(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5页—第87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将实验数据画成统计图的过程,认识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2.能读出条形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的经验。教学重点: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量。教学难点: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学前准备:让学生提前14天在家里栽种一盆蒜苗,定期(每2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记录实验的数据。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空白统计表,空白统计图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孩子们:你们的蒜苗长势如何,说说吧。二、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1.将每个人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准备如何整理数据。我们把每个人栽的蒜苗长高了有多高放在一起看一看。把蒜苗的十几天来的生长记录情况拿出来看一看,互相说一说。2.观察数据,制作小组蒜苗种植高度统计表请组长把你们的统计表拿出来。由小组长负责,小组同学一起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小组,及时指导。XkB11.co3.汇报谁愿意代表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你们小组统计的情况呢?通过观察他们小组的统计表,你能看出他们小组中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吗?指名说一说。通过统计表的形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他们这一小组谁种的蒜苗长的最高,谁种的蒜苗长的最矮。除了统计表,还有什么形式可以很形象的表示出你们小组的蒜苗种植情况呢?引导学生说出:统计图(板书课题)三、引出统计图,并根据实验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说一说你准备怎样设计制作条形统计图。1.观察空白统计图,并提出问题在你们的桌面上准备了一张统计图,请学生认真观察,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通过你们刚才初步了解这张统计图,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可能提出问题:1格表示1厘米不够画怎么办?2.小组讨论,寻找解决策略在小组里先商量一下,遇到的这个问题如何去解决?小组讨论,商量对策。让学生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商量的方法,教师简单评价。3.小组合作,绘制统计图刚才大家想出了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还要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也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也小。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试一试。小组商量一下,哪种办法适合你们小组,你们就选择哪种办法来解决,好吗?那开始绘制这张统计图。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利用统计表和方格图,制作统计图。说说统计图中的一格表示多少。小组活动,教师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同学们的问题和困惑,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4.介绍小组绘制的统计图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的设计情况告诉我们?重点请学生说说是怎么解决格子不够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想出如果格子画不满或者突出一点的时候,可以在相应的条形上标出数据。小结,说一说你觉得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好处?(直观,形象)5.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6.课件出示第86页的试一试。第一个问题是寻找如何把较大数据的统计表画成简单的统计图的有效策略。第二个问题是根据选择的适当单位与方式把较大数据的统计表画成统计图。四、练习巩固1.学生完成第86页练一练第1题的统计图表,并进行分析。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条形或象形统计图表示较大数据,加深学生对表示数据方法的认识。3.第3题,先完成条形统计图,再与同伴交流,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六、小调查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映,比如:一年中每个月的电费、水费等,请同学们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统计,并在附页4图1中制成条形统计图。七:作业设计:基础训练相关练习。板书设计: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课后反思:3b5(d2d7(1)1.11d41.11c300=0.13/10=0.3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