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听风澜入梦,静闻花蕾绽香”------读李希贵教育丛书有感林东第六小学戴东升没有任何粉饰现实的虚构,没有矫情“诗情爱意”作秀。平白、质朴如和风、如细雨告诉我们如何才是真正的从他人心理需求执教,将我的心灵静静滋养和抚慰。又有不时的心灵契合的激动感觉像是把我带到梦寐以求的“巴学园”这是从未有过的感觉!《学生第一》、《学生第二》、《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自由呼吸的教育》......一部部李希贵老师的教育著作流淌在心头。那是品着一杯茗茶,捧来一片光明的幸福感。细数李希贵老师的从教三个角色——教师、校长、局长;感悟李老师的三个理念——读书、思考、改革;品读李老师的三个教育追求——学生潜能的唤醒与主体性的彰显,让学生“自由呼吸”。教师主体性的尊崇与张扬,让教师“自由呼吸”。实现学校的个性化发展,让学校“自由呼吸”。这几乎是曾几何时的梦幻,但他都做到了,当老师,他改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权利和时间;当校长,他要让孩子自由呼吸、自主成长;当局长,他给学校和老师更大权力,四十多岁的他也成了中国教育界年轻的“名局长”。这让我彻彻底底的心头折服。李希贵老师讲:牛同马去赛跑,当然是牛输了,但牛的失败并不证明牛的无能,倒证明让牛和马去赛跑的人的无知。他把行政教育工作当作一种文化去研究,去让每一名教师、学生感受到“我很重要”而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批文件、发通知、高高在上地整日琢磨如何“管理”与“整治”,就这样简简单单的告诉我们学校把教师放在第一位,教师自然而然的也把学生放在了第一位。教育者应当借鉴裁缝的做法:量体裁衣。跳出教育看教育,擦亮我们的第三只眼睛。李希贵主张教育职业是塑造人,但只有“用幸福才能塑造幸福,用美好才能塑造美好”。他建议:教师的幸福感包括职业幸福感、生活幸福感等多方面,教育管理者也要从多方面入手,如培育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提供提升个人素质的机会、提高教师生活水平等等,要让教师真正觉得当教师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他强调:尊重学生。无论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都应秉持这种态度。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心,才会全情投入于教育事业。也唯有尊重学生,才可能细致周到地为学生着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用心聆听的阅读中我们能深刻感受到:在李希贵这样的老师的班级中学生是自由而快里的;在李希贵这样的校长领导下的老师是自由而幸福的;在李希贵这样的局长领导下教育必然是造福一方的。我非常感谢我们的领导重视并向我们推荐了李希贵老师的丛书与理念,同时我更相信我们的教育战线会出现更多的李希贵,会涌现更多的“平民思想”,会有更多的“服务意识”,我们的民族教育的前景必然是更辉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