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的重要化合物》教学设计——亚铁盐与铁盐的相互转化一.教材分析在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基础上,本章开始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基础知识,既可以为前面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又可以为学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等理论知识打下重要的基础,还可以使学生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本节课“铁的重要化合物”是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的第3课时。铁是中学阶段重点学习的唯一变价金属元素,其化合物种类较多,实验易于开展且现象丰富,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体现化学思维方法——分类法和价态观的运用。对铁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其它元素化合物知识。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已经有了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等相关知识,并对铁盐和亚铁盐、氧化铁等铁的化合物有一定的认识,这是对于掌握铁的重要化合物的支持;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情感上,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妙。学生可以应用第二章学习的物质分类和氧化还原的方法,去认识铁的重要化合物;并从化合价角度对铁的化合物进行分类,去预测并通过实验探究认识Fe2+和Fe3+的相互转化途径。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知识尚不能熟练运用,对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并不熟悉,加上实验能力有限,导致他们在实验探究Fe3+、Fe2+的相互转化时会遇到困难,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检验Fe3+的方法;掌握铁盐和亚铁盐相互转化的原理和方法;认识铁盐和亚铁盐的化学性质。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与归纳,培养思维能力,同时在分组实验中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在探究Fe2+和Fe3+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中进行实验设计,初步学会运用氧化还原知识研究物质的氧化还原性。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与热情,感受化学变化的奇妙与和谐。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Fe3+的检验方法;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2.教学难点: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化。五.教学法分析1.创造适宜学生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自己分析他们所观察到的东西,使他们能自主建构自己的知识;2.突出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的机会,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3.注重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会合作。六.教学方案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教学生学设计意图环节1:铁离子检验同学们都在电视上见过演员“吐血”吧?情景中,角色因为身体受伤或心灵受到伤害吐出一口鲜血,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也来表演一段“吐血”的场景。我现在就是某不知名电影道具组的一员兼龙套兼导演,现在急需一名不怕丢脸的主演,哪位同学想尝试一下?锻炼一下演技?好,我先跟你说戏。以水代血,我会给你一瓶矿泉水,你先品尝一口,表情自选,然后再喝一口含在嘴里,这时,我拍了你一下,你突然感觉不舒服,把水吐在手帕上。最后看一眼手帕,虚弱晕倒,我就会喊卡,OK吗?推选一名学生上来。先喝口水咽下去,再魔术式的实验充分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互动式的教学方3哇,同学你演技太好了,你真吐出来血了(展示手帕),这瓶水送你漱漱口,快下去歇歇吧!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配合,很棒,大家掌声鼓励一下!好,这位同学明明吐得是水,手帕怎么会变红了呢?现在开始揭秘,其实问题就出现在这块手帕上,这块手帕是由两块拼成的,我事先将一块浸泡在氯化铁溶液中,另一块浸泡在硫氰化钾溶液中,再晾干叠放在一起,做成了这块神奇的道具。吐出的水使两种物质形成了溶液并混合在了一起,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生成了血红色的物质,看起来就像血一样。这两种物质的反应实质其实是氯化铁中的铁离子和硫氰化钾中的硫氰根反应,生成了血红色的硫氰化铁。(给出离子方程式)化学物质就是如此的神奇,可以带给我们惊喜,甚至是惊吓。那现在我们用另一种方式来还原这个实验。先在一块洁净的手帕上滴加少量的含铁元素的盐,然后再滴加少量的硫氰化钾溶液,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