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口算能力的培养大峪沟矿小张玉彩口算就是口头计算的意思。计算时,凡是不写竖式,不用计算工具,凭着耳听,眼看说出结果,这种计算方法称为口算,有时称为心算。口算是小学数学课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新课标对学生的口算训练要求很高,也非常注重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口算要做到迅速,结果正确,光靠重复练习和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必须注意用已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来辅助口算。口算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和有关特点,灵活选用口算方法:一、用数的组成口算用数的组成口算就是运用已学过的数的组成来解决相应的加减计算问题,它不仅适用于10以内,20以内乃至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还可以适用于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口算。如:17﹣8=()可以引导学生这样想:因为8和9组成17,所以17-8=9。二、用口诀口算用乘法口诀口算乘除法,是口算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普遍的口算教学手段。在理解口诀中的数量关系后,看两数说第三个数,使口算顺利,速度快,正确率高,特别适合二、三年级数学口算的教学。如用乘法口诀算乘除法:40÷5=?想:五()四十五八四十,所以商是8,还可知:40÷8=5。三、用运算定律法则性质口算有时运用运算定律、法则、性质口算能将许多较繁的计算转变为口算,这也是新课改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手段。如:商不变的性质、小数的性质、分数的性质等,和、差、积、商等各种计算法则,加法,乘法的运算定律,都常用于口算中,使口算准确,速度快,效益高。四、用加减法、乘除法的逆运算关系口算用这种方法口算,主要在学生掌握了加减、乘除法互逆关系后,才能更好地发挥。运用加减,乘除法的逆运算关系口算一般的规律是想加(减),算减(加);想乘(除),算除(乘),它要求我们对一些常用的口算试题非常熟悉,从而达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效果。五、用特殊数口算所谓特殊数是指具有特殊性的一些数字以及它们之间的一些特殊关系。如:0,1,10,100,倒数等,在运用特殊数口算时,必须熟悉特殊数的一些性质。如在乘法算式中,0作为数,积为0……六、找联系和规律口算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过程之间及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规律是指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口算试题中的联系指的是试题的数之间,运算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联系。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口算的内容之一是20以内的加减法,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第一基石,而退位减法是根据“想加法做减法”的方法来学习的,那么20以内的加法才是后续计算的根本。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共有36题,题数很多,而教学要求很高,通过教学,要求学生听或看到算题,得数就能脱口而出。七、用多种形式练习口算在小学数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它占有较大的比重。在整数、小数、分数1的四则运算中,加强笔算的同时,应把口算练习放在首要的地位,坚持天天练,练习的形式必须多种多样,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口算兴趣,提高口算练习的效率。口算常用的练习形式有视算、听算、默算、开火车、夺红旗、集体算、个别算、找朋友、对口令等。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灵活地选用口算方法和口算形式。口算的方法很多,选择最优的口算方法是口算教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的差异,依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灵活应用口算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只有通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得到成功的愉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