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已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于2005年4月27日审议通过,并由胡锦涛同志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公务员法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第一部总章程性质的法律,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成果。公务员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一、制定公务员法的重大意义制定实施公务员法,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要求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干部人事管理进入了法制化的新阶段,在干部人事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有利于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干部人事管理的法制化。古人说:治国先治吏。依法治国,首先要求依法管理各级党政干部。公务员法的出台,结束了我国50多年来一直没有一部干部人事管理综合性法律的历史,填补了我国法律体系的一个空白。这必将有力地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法制化建设,实现对党政机关干部的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和依法保障,并将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二)有利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公务员法系统总结了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基本经验,特别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最新成果,借鉴了国外公务员制度的有益做法,这既为公务员管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管理规范,又为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开辟了新的空间,提出了新的要求。有效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必将对我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三)有利于建设善于治国理政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决定着党和国家的管理能力,决定着党的执政水平和国家的管理水平。公务员法强调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第1页共7页原则,坚持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明确了公务员的义务和权利,对公务员的录用、考核、任免、奖惩、培训等作出明确规定,对包括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公务员依法进行管理。这将有利于保证广大公务员切实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力,促进勤政廉政,提高工作效能;有利于改进干部管理方法,扩大干部人事工作中的民主,用法律保证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好地提高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水平,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有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务员法强调公务员制度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公务员法充分反映了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二、制定公务员法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建立和实行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制定出台公务员法是这一改革的结晶。(一)制定公务员法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要求。依法治国,建设法治政府,一方面要求依法管理和监督各级党政干部,将他们的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另一方面,也要用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党政干部行为,确保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保证党和国家各项管理工作依法进行。我国干部人事工作的法制化建设相对滞后,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法制建设,实现对党政机关干部的依法管理、依法监督和依法保障,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二)制定公务员法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各项改革的深入,原有的第2页共7页干部人事制度的弊端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是:“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