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省“两基”迎国检材料准备工作基本要求XX省“两基”迎国检材料准备工作基本要求一、市级准备的材料1、教育事业统计表2、市级政府关于“两基”工作汇报材料(国检时被抽到的县,所在市政府要准备汇报材料)。3.对所辖各县“两基”检查、复查报告(包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4.“两基”攻坚及巩固提高的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规章制度、政策文件、工作措施及其落实情况二、县级准备的材料(近四年)(一)领导管理1、本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登记表》(教督办"2004"10号,下同)2、县政府关于“两基”工作汇报材料。3、县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事局、城建局、地税局、工商局、劳动和保障局、综绐办、公安局等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履行“两基”工作职责汇报材料。4、县级出台的关于“两基”攻坚、巩固提高工作的政策文件,包括单项工作的政策,如控辍保学、教育投入、教师队伍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等。5、县政府在人大会议上的工作报告(包括主要领导讲话)。6、县政府有关教育工作的会议纪要。7、县级政府与乡镇人民政府签订的“两基”工作责任书(提供样本)。8、省、市(州)对县“两基”评估验收(或复查考核)意见。9、学校管理(相关文件、具体措施、社会效果)(二)普及程度1、基本情况统计表;教育事业统计表中有关普及程度部分第1页共4页2、全县小学、初中基本情况统计表(包括特教学校)。3、0-17周岁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汇总表(文盲率、完成率、辍学率、毕业率、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4、本学年度学年初(年报数)全县小学分乡(镇)、分年级在校学生人数和班级数统计表;本学年度学年初(年报数)全县初中(完中、九年一贯制)分乡(镇)、分学校、分年级在校学生人数和班级数统计表。5、反映县相关部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等方面的情况。(三)师资水平1、师资水平统计表;教育事业统计表中有关师资的统计部分。2、省定编制标准、核编定岗情况。3、教师学历、职称情况分校统计表。4、教师继续教育、骨干教师培养、师德师风建设等情况5、校长岗位培训情况。6、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补充向薄弱学校倾斜、提高薄弱学校教师业务水平的的相关材料(四)办学条件1、校舍、图书统计表;教学仪器设备统计表;教育事业统计表中有关办学条件的部分。2、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规划、调整步骤、改善薄弱学校校舍条件的规划等情况。3、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等教育重点工程建设情况及工程管理档案(要详细列表)。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占地、校舍面积统计表5、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场地统计表6.改善办学条件的其他情况。(五)教育经费1、县四年教育经费情况统计表及其各栏目数据的佐证材料。第2页共4页2.教育经费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落实情况。3.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措施及落实情况。4.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和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现代远程教育、“两免一补”等各种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5、教育附加的收、管、用的情况。6.教育收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7.学校业务费(公用经费)、教师工资和福利待遇的落实情况。8、义务教育保障经费管理使用的相关制度建设情况。(六)扫盲工作1.扫盲情况统计表;教育事业统计表中有关扫盲的统计表。2.扫盲经费落实情况。3.成人学校建设情况。4.扫盲工作开展情况。(七)、资料类材料: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年鉴)。2、县2000年“五普”人口年鉴及2005年1%抽样人口年鉴。3、县情、县志、地图、乡镇及学校分布图。4、收集和整理本县(市、区)“两基”工作的影像、视频、文字资料。5、其他。三、乡级准备的材料:1、乡镇简介(自然、经济、教育等概况)。2、乡(镇)分布图和中小学校校点布局地图。3、0-17周岁儿童少年花名册;0-17周岁儿童少年受教育情况汇总表;7-15周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统计表及其佐证材料(佐证材料由乡镇街道建档)。4、乡镇有关“控辍保学”的工作措施。5、文盲人口花名册。6、残疾儿童认定四、学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