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鹿原》中陕西方言词的表达作用摘要《白鹿原》不仅是陈忠实先生在文学上的杰出之作,更是其语言上的精心之文,尤其是对方言词的频繁使用,使整个作品透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彩()。《白鹿原》是地域文化作品的典型,在这部小说中,关中民俗文化和方言渗透到方方面面,使作品具有了浓厚的关中文化特色。[1]本文从方言词展现人物形象、展现关中地域特色民风民俗、展现历史文化内涵三方面递进式的分析了作品中方言词的表达作用,就《白鹿原》中所运用的具有代表性的陕西方言词语,对陕西方言词的表达作用及所体现的文化意蕴进行解读和探讨。关键词:白鹿原方言词表达文化地域一、绪论长篇小说《白鹿原》是近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对陕西关中文化的想象与建构是多方面的,杰出的一方面是在作品中大量运用关中方言(http://t:;),不仅增强了小说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而且使读者领略了关中方言的特色和魅力,展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西部风情()。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语言的运用可以从不同方面体现出文学作品的主要思想和作者谋篇布局的主要思路()。《白鹿原》是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之作,在作品的文本语言里,关中方言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二、《白鹿原》的艺术价值及其关中方言成就()《白鹿原》是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作品力图展现生活原生态的一面,揭示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规律()。《白鹿原》精炼而雅致的书面语结合地道的陕西关中方言让小说洋溢着浓郁的地域特色。作品中方言的描绘生动而形象(),在夸张的修辞表现下透出淳朴的生活气息,处处充斥着戏谑的调侃,这使得方言语言具有十足的动感,同时,率直粗犷的人物语言与乡民豪爽自然的动作神态,共同构成了白鹿原丰富而真实的地域形象特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关中地区淳朴直率的乡土人情。三、方言词能展现人物性格,贴近人物形象方言是一个地域从古到今文化沉淀的结晶,它不仅是语言的一种特殊变体,更是当地历史文化的一种展现()。《白鹿原》作为一部“民族秘史”,在展现白、鹿两家几代人争斗的“家族史”的同时,着意塑造了众多具有鲜明性格和浓厚文化内涵的人物形象,如白嘉轩、鹿子霖、鹿三、鹿兆谦(黑娃)等()。在陈忠实先生的精心安排下,作品中的人物交流大多是以方言对话的方式呈现,从这些人物的话语中我们能真实感受到白鹿原乡民的淳朴憨厚,更能感受到以白鹿原为代表的关中地区浓郁的乡土气息()。白嘉轩是白鹿原上白、鹿两家族的族长,他的一切行为都以传统封建文化信条为准则,他是捍卫宗法文化的代表人物()。因此,在他身上既体现着中国家族文化理想的一面,也体现着这一文化封建与保守的一面(http://t:;)。作品第十章,黑娃坚持娶小娥进门,白嘉轩劝慰鹿三时信心十足地说:“你去把他叫来,我跟他说。我不信他辨不来饭香屁臭。”[2](P149)白嘉轩作为族长,对交情甚笃的鹿三的帮助义不容辞,他的信心十足更突显他这位族长坚定地态度和维护家族文化的决心,他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鹿三清理门户,更是为了维护传统的礼义廉耻,捍卫家族宗法秩序。“饭香屁臭”这个具有喜感的词,通俗易懂又诙谐幽默,浅白直率的语词更符合这个世代耕种的传统族长的形象。第十二章白嘉轩去城里打探女儿白灵的消息,看到白灵和鹿兆海形影不离便对二姐叮嘱道:“我挑明了说,你给她说念书就一心一意念书,甭跟鹿家二货拉拉扯扯来来往往。”[2](P193)白嘉轩心疼女儿,以“耕读传家”为传统,不愿意女儿和家风不正的鹿家牵扯不清,既作为父亲又作为族长,他都希望女儿最终能有一个好归宿,女儿的婚姻大事自然也是要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家风不正的鹿家自然是不入白嘉轩这样一个传统封建家长的眼。紧接着第十三章白嘉轩强制把女儿白灵锁在夏屋里,白灵坚决反抗父亲的愚昧和专制,更抵制父亲的包办婚姻,大声演讲大声唱歌,白嘉轩气急在庭院里吼:“你再喊再唱,我就一镢头砸死你!”[2](P207)这样的气话狠话在陕西方言中并不少见,陕西人民尤其是男性大多豪爽直率,语言也俗白耿直,像白嘉轩这样传统封建的人物,又背负着族长的身份,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