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边塞诗鉴赏小结VIP免费

边塞诗鉴赏小结_第1页
1/13
边塞诗鉴赏小结_第2页
2/13
边塞诗鉴赏小结_第3页
3/13
边塞诗鉴赏小结高考中的边塞诗•1、(04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2、(05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边塞诗•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做点练习:•1、(06年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间题。(5分)•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1)“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2)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1)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2)远与近、高与低、动与静、抑与扬的衬托对比。•前两句实写,后两句以虚为主,虚中有实。•2、(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8分)•出关①徐兰•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1)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情作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2)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3、(09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军城早秋严武[注]•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1)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浓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关的将领,斗志昂扬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度破讷沙①(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②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______诗•(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边塞诗鉴赏小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