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儿童一缕阳光庹家小学邹德琴送儿童阳光,教师首是一个阳光教师,这样才能让儿童充满自信,自觉抵制不良习气,激起内部动力,在学业中扬起生活的风帆。教育的人生就是要求教师不在把教育仅仅作为一个职业,一个手段,一项工作,而是要当作自己的人生的一部分来对待,来体验,来充实,来完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有着丰富学科知识的教书匠,更应该是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内涵,一个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一个能在课堂上游刃而余,挥洒灵动的教师,是一个能通过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的教育者。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教师作为同样的生命体,教育活动是生命体之间的交流活动,是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开启许多智慧的生命、用一个心灵唤醒许多心灵、用一种人格影响了许多人的人格、用一种热情去温暖许多生命的活动。每一个孩子都像一座冰山,他们的外在行为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学生更多的情感和心理变化需要教师潜心发现。教育的目不仅是知识的丰富,智力的成长,还有情感的滋润、意志的砥砺、人格的完善、心灵的圆满。以仰视的态度看孩子,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和孩子们交朋友,用心经营教育,是教师的执着追求。我们的所从事的教育就是阳光教育孩子们就像一株株小小的幼苗,需要雨露,更需要阳光的照射,还需要教师细心的呵护它,关照它。教师的爱就像阳光,随时照耀着学生却又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因此,我学会自我调试,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合理的职业期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工作,做一个积极、乐观、开朗、豁达、上进、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阳光教师。在平凡的工作中,我和学生的交往中总会留下难以忘怀的一幕幕……一、教师的关爱就像夏日的朝阳,把瘦弱的幼苗轻轻扶起,让其健康成长。老师要用多视角的眼光看待充满生机活力和个性化的孩子,要多角度全方面的评价孩子,多给孩子掌声和喝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抬起头来走路。不知是说过:“如果一朵花不美,就请欣赏它的叶子,如果叶子不美,就请赞美它的枝干,如果枝干不美,就赞美它的根基,如果它的根基也不能使你产生情感的冲动,那么你就该为它是一株蓬勃的生命而讴歌!”那一年的春季,我班转进一个叫柳启的学生,已经是十三岁的孩子,六年级的下学期,初次见面,让我感慨颇多,给我留下的最初印象是:表情木讷、反应迟缓。直觉告诉我,他是一个学困生,生在一个残缺的家庭里。经过实际的学习过程,印证了我的猜测和想法,他还是一个孩子,教育的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我必须愉快的接纳他,他的父母离异,都不在身边,爸爸抛弃了他,妈妈仅做一点小生意维持生计,只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他让奶奶每周一定要来学校看他一次。为了更深刻的了解他,我做了几次家访,在与他奶奶的交谈中,我知道了他是一个生活不会自理的孩子,没有住过宿连勺子还不会拿,我交代其奶奶,孩子能做的事情,家长不要代办,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这一次交谈,我感到心头沉甸甸的,淘气的事远远还不止这些,他有时来校就在路途中玩。最让人焦急的一次是他乘县城的车到学校,因弄不清地址,被师傅带到寺坪街,夜里11点钟还露宿在街头,急得家校两方互相联络,东奔西走,到夜里1点钟,才把他找回学校,我们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母亲紧紧地握住我的双手热泪盈眶,感激地说道:“幸亏有你这样的老师啊,要不我的孩子……”再加上接触到他的实际学习情况之后内心的矛盾与转差的困难交织在一起,他上课发言是口齿不清,语言稚嫩,常惹得同学们忍俊不禁,甚至哄堂大笑,我一方面教育其他学生能够尊重他,关心他,帮助他,另一方面我给学生做了榜样,经常走近他,询问他的生活,辅导他的学习,有时为他洗衣服,当看着他穿着干净整洁的衣物时,就轻轻地拥抱了他一下,口里不住的赞叹道:“看,多阳光帅气的小伙子!”我让这个学生抛弃了自卑,感到了温暖,学会了自尊……在柳启的世界里,以往体验到的是争吵、冷漠,没有人关爱他,他像一个无家可归的孩子独自流浪。老师的爱让他体会到温暖和安全,心中的寒冰开始慢慢融化,脸上开始展开笑容,因为爱孩子、爱这份职业,我做出了许多超越职责范围的事情,促进学生心灵健康,和谐成长,让孩子在学校里找到了“家"的归属感、温暖感和安全感。二、老师的严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