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一、论文题目: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研究背景社区矫正制度,是将符合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和相关社会团体、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和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刑罚执行活动。它与监禁矫正制度相对应的一种非监禁矫正制度。社区矫正设置一定的考验期,目的是帮扶、教育、监督社区服刑人员,避免其再犯罪,顺利回归正常生活。社区矫正任务与贯彻执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要求相匹配,是革新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之举,是落实中央司法体制机制变革的重要内容。2、研究意义犯罪人到监狱服刑容易受到其他犯罪人的影响而提高再次犯罪的风险,而在社区内进行矫正教育,可以降低犯罪人再次犯罪的风险,其次,犯罪人在社区内接受矫正教育,可以满足其基本的情感需求,不至于脱离社会,能够使其更快的重新融入社会。一般来说,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社区矫正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能够大大减少国家财政资源的消耗;有利于犯罪人重新回归社会,再度融入社会;与此同时,社区矫正也能够有效的减少犯罪的发生几率,从而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三、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现状如今由于未成年犯案的比率大大上升,因此各国都成立了社区矫正,而最早开始的就是美国并且发展至今其内部的立法结构比较完善,最开始是在1912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了儿童局,该机构的主要作用就是介入未成年人立法领域。而选择成立儿童局也是由于时代的发展需求,当时美国的人口急剧增长,主要的群体集中在青少年,并且该群体的犯案率急剧上升。1974年美国为预防青少年犯罪事件成立少年司法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犯罪的未成年人会送到社区中进行矫正,而传统的罪犯是需要关押进监狱的,但是由于青少年的特殊性从而会送到社区中。为了帮助未成年人矫正国家实行了各项措施,并且完善了相应的矫正制度,例如美国为了促进未成年人在社区中矫正的速率,为他们配备了专业的工作人员,想要帮助未成年人走出犯罪事件。并且还从社会中引入志愿者,以此加大了社区中服务人员的质量,因为国家认定如果在申请学校或者奖项时志愿者是可以作为加分的选项,帮助自身获取一定优势的,因此许多学生愿意前往社区担任志愿者,除了以上国家做出的改变,美国还分为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州,他们自身会成立一些不同的社区矫正机构,这些机构并不归国家所管,他属于社会福利机构,主要的帮助来源于社会人士。美国能够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推行的如此之快主要是因为当今时代人们思想的改变。如今人们的思想是轻刑化,在以往想要惩罚罪犯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利用刑罚,但如今逐渐偏向于教育。并且美国认为不只是政府可以拥有社区矫正机构,只要该场所存在便可执行此事件。而美国推行的社区服务刑主要是来源于英国,他就此刑罚与自身推出的社区矫正制度相结合,完善了整个法律体系,如果未成年人在美国犯罪则最终可能会判处的刑法就是处以罚金或者判处缓刑,而处以刑法的主要地点就是在社区内。2、国内研究现状相关数据表明,截至2018年7月底,全国司法所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402万人,解除矫正332万人,矫正期间再犯罪率约0.2%。目前全国在册社区服刑人员70万。在矫期间再犯罪率保持在0.2%左右的较低水平。为回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各个省份开始利用手机定位、手环定位、电子地图、App打卡等人工智能手段来进行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创新监管手段,力图提高工作效益。以上海为例,2018年10月份开始推广杨浦区的“智能矫正”成果,”四个矩阵”的方案来保障社区矫正的实施,通过联网各个部门信息共享,资源共建来监控人员的分布,把不同情况的人群分门别类更加有针对性的完成帮扶、教育、管理三大任务。陕西省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的规范化改革,在落实责任机制,加强各门联动,社区矫正队伍专业化等方面作出了部署。各个地区都在努力创新、改善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想要发挥社区矫正的理想效果,但这些措施的实际成效的确还一个未知数。四、论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