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考前给力十五天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1.读我国西北某地区土地资源及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最有可能是下列四图中的()。(2)图中形成伸入沙漠的楔形绿洲的原因是________。(3)图中历史名城湮没在沙漠中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历史名城附近的雅丹地貌是由________作用形成的。(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来源于________和________。如在a地发展水稻种植业,为解决耕地的用水不足问题,需在a地上游筑坝修水库,则水库蓄水对该流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最大的区域是________。(5)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增强,图中的雪线有何变化?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6)a地能发展成较大聚落的主要条件有哪些?2.甲、乙为世界两条著名大河的干流纵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两河下游均几乎无支流汇入,原因分别是什么?(2)两河中,航运价值较大的是________河。另一条河流航运价值较小的原因是什么?(3)从河流源头到距源头3000千米之间,两河流水能资源差异明显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4)乙河上最著名的水利工程建成后,给所在国家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哪些?调配3.读我国局部地区太阳能分布等值线图(单位:kW·h/m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区域太阳能的分布特点。(2)简析该区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3)比较M、N两地区能源生产构成的差异。(4)简述M地能源开发对本地环境的不利影响。4.研究发现,东北黑土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cm,很多地方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成为“破皮黄”。这些坡耕地多采用顺坡耕作,致使水土流失不断加剧。据此完成(1)~(3)题。(1)“破皮黄”()。A.土壤贫瘠,无机盐分较少B.土层薄,黏重,呈酸性C.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贫瘠D.空隙小,不透气,土质差(2)顺坡耕作加剧水土流失的原因为()。A.增加耕地坡度,加剧水土流失B.破坏土壤固有结构,疏松土壤C.将土壤带到低处,加剧水土流失D.形成沟渠,加剧水土流失(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持续发展,可采取的措施为()。A.增施土壤有机肥,平整梯田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改变耕作制度和方式,保持水土D.发展蔗基鱼塘农业,合理利用水土资源5.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大城市空间布局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为规划中的商业区、行政住宅区、文化工业区。M、N分别为该城市发展中的工业开发区。近年来,该城市城市化速度较快,人口超过100万,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较为严重的交通堵塞等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城市空间扩展的特点。(2)分析乙区被规划为行政住宅区的有利条件。(3)比较M、N两开发区发展方向的差异,探讨工业开发区的建设对城市化的影响。(4)简析该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严重的原因。参考答案:高考倒计时4天区域可持续发展命题角度1.解析(1)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多内流河,河流多为季节性河流,在某些月份会出现断流现象。(2)水源是该地区绿洲存在的必要条件。(3)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河流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流入下游地区的水量减少,从而容易导致下游地区出现荒漠化现象。且该地区受风力侵蚀作用影响大,多形成雅丹地貌。(4)该地区的农业用水主要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修建水库会导致水库以下流域水量减少,影响其生态环境。(5)全球变暖会导致该地雪线上升,从而加剧荒漠化现象。(6)结合图中信息可归纳出a地聚落的形成条件。答案(1)C(2)河流水的注入(3)河流上游用水量增大使下游水量减少,绿洲因水源干涸而废弃风力侵蚀(4)冰雪融水地下水水库以下流域(5)雪线上升。冰雪融水补给减少,绿洲缩小,沙漠扩大。(6)水源充足;交通方便;地势较平坦。2.解析读图可知,甲河发源于海拔5000米的地区且流程约为5500千米,因此判定其为我国的黄河;乙河发源于海拔2000米的地区,落差较小,且流程约为6600千米,因此判定其为非洲的尼罗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水位较高没有支流注入,而尼罗河下游流经热带沙漠地区,支流较少。与尼罗河相比,黄河航运价值较小,主要原因是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且结冰期较长。水能资源丰富与否取决于落差和流量,黄河比尼罗河水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