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体育公开课?为什么要上公开课?公开课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为的是将自身好的经验和问题(含困惑)提出来,大家共同交流,提高进步。因此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展示出来,把自身和的经验展示出来,同时将问题与困惑提出来,共同交流探讨。各地区组织的体育公开课往往以经验展示为主,问题提出为辅。提出问题是好事,大家共同研究这个课该不该这样上?应该怎样上?一个体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可能就通过一节公开课得到了解决,这也是公开课的目的和功能。目前我国体育公开课的现状如何?现在中国的体育公开课有点偏离原有的轨道,因为收到评职称的压力,评奖评优成为了公开课的主要目的。很多人认为只要是公开课,必然是一节好课,就肯定是值得自己借鉴与学习的,而授课老师也认为我上课了,自己必然的得到点证书什么的。其实不然,因为公开课对很对年轻教师起到导向的作用,以评奖评优为目的的公开课势必受到各种“人情世故”的左右。很多并不好的公开课,或者是一些好的公开课中存在的一些错误的做法势必不会起到好的榜样作用。更有甚者,有很多存在严重错误的课都成了公开课,这些的影响必然是很坏的,很多老师看过后,还去学、模仿、发展,形成了“一个错带来了一堆错”的恶劣现象。实际上,公开课未必就是好课,也未必就值得学习,重点在于,当我们看课以后,应该静下心来,坐下来进行深入研讨,找出本课中的好经验(吸收养分),指出不足(解决问题、引以为戒、相互提高),研究还有没有比这节课更好的教法和组织方法。目前国内真正可以放心推广给大家的课还真的很少,国内体育公开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小编有话说:国内体育公开课最高水准——“全国中小学体育观摩与教学展示活动”中所展示的课也未必就全部是好课,参与全国现场观摩课展示的体育教师也未必就是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这个问题。但是不可否认,“全国现场观摩课”的的确确代表了国内“中小学”体育公开课的最高水准,每届都有一些真正值得我们去“模仿”、去学、去敬佩的体育教师,大家一定要多看这些人的课(现场或者高清视频),无论是语言、教姿教态、组织教法、面部表情甚至是一个“小眼神”,都是活生生的“宝典”。在平时,我们应该如何“迎接”体育公开课?展示前应该演练吗?抱着“求学、探寻本真”的态度去准备你的体育公开课,亮出你的“绝招”提出你的疑问,共同交流、共同提高。公开课必须经过长时间充分的准备,准备语言、教法等。准备不能作假,准备是为了真实、全面的反映自身的教学能力,而不是为了掩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更不能是粉饰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准备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满满,你会看到自己“踮起脚尖”可以企及的高度。公开课需要“适当”的演练,演练的主体是教师,绝不是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全面的发现自己的学生在这个知识点中会遇到的所有问题,你可以在公开课中提出这些共性问题,让学生们深入思考、探究提高,利于更好的掌握技术动作。但是,千万别事先都把问题的答案告诉了同学们,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异口同声”,完了老师还在那说你们答对了,你们真聪明......如此的演练既不利于帮助学生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同时也无法体现你教法的效果。如何看待“借班”上公开课?这个问题很多老师我想说的是: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借班”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出现为了上课的效果,拉出一堆体育生,结果出现了学生的动作质量还要优于教师的动作。这就可笑并且毫无意义了,把一帮手脚不协调的学生教会是你的本事,是我们愿意看到的,而带着一帮“校队”的同学一起演戏,关键是“群演”比你“主角”表现的还好,真就是可笑了,这样的课,看着最没意思,没有意义、没有价值!平时上课都和公开课一样上吗?其实这个问题不用讲的太复杂,上面一些自语行间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公开课是交流课、研讨课)。从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开发器材能力等等的宏观意义上来看,一切便不言而喻了。但很多老师观点依然是偏激的,认为公开课和平时不一样,没有意义。我想说一件最简单的事儿,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