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悄无声息------大吼大叫=无效教育+坏榜样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德兰修女一学期结束了,晚上朋友聚会,一大帮子人都是教师。年轻的刚上讲台,年长的已将退休。大家都疲惫且憔悴,叫着嚷着举杯祝福又挺过了一学期。酒中聊天,个个口吐真言。谈及教师秘笈,大都脱不了两个字:厉害!做教师必须厉害,必须相当的厉害!这厉害,有两层意思:一是专业必须厉害。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口味要求都高,高到挑剔。专业平庸的教师,上课质量平庸的教师是很难得到认可的。二是“为人”必须厉害。首先得让学生怕你,畏惧你,否则,根本无法控制课堂。大家的感受惊人的一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初高中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喜欢你就尊重你的课堂,绝不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就认真做你的作业,绝不会因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教学的难度,维持正常的秩序,几乎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挑战。我细细观察教师朋友们,确实都多少有点儿“脸露凶相”。特别是几个教龄还短的年轻教师,为师不过几载,似乎个个都已经历了沧海桑田,观念大异,性情大变,说起和学生“交手”的故事,惊心动魄甚至骇人听闻。在他们的脸上,先前的温柔恬静几乎荡然无存。作为一名教龄二十多年的教师,我实在太理解这种变化的无奈。学生之越来越难教,有时候真的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近几年,我发脾气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为人师的日子: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和学生斗争。收起笑容,板着脸,严阵以待,甚至风声鹤唳。当然,战局和年轻时候相比不太一样,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语文味儿。往往是教训了学生也娱乐了他们。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跟我对抗,他们依旧很爱我。但我自己的内心却多了苍凉。因为我知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糖果绝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样。我曾经拥有过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么是师生之间让人迷醉的心心相应。纵观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趋势,我不太乐观,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师必将面临失乐园的悲哀?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美好描述,如坐春风春风化雨等等,还有孔子的那令几千年后的后人们艳羡不已的描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和谐美好的教育场景,是不是已经成为绝唱了?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甚至出现不少学生群殴、跳楼自杀的事件?为什么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出现不少学生杀死老师的事件?为什么教师只有靠威严甚至语言暴力才能控制课堂?这些问题,常常压得我难于呼吸视听。细细分析起来,答案并不难找。固然,学生厌学是根本原因。其次,礼崩乐坏儿童顽劣已经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之大患。那么对老师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爱和耐心?我们呼唤“爱的教育”,追求“慢的艺术”,毫无疑问这是必须的。看一则笑话:湖南邵东弑师后,一位老师的一天早上,我刚拿起电话,打算通知这次期中考试得6分和4分的学生家长来校。听到同事议论湖南少年弑师的消息。我默默地放下了话筒。叫来这两名学生,温和地说:"你看,这次期中考试你们得了个位数字,下周的月考绝不能这样了一一天冷了,手更冷,不会写就算了,交白卷吧。"中午,我正在上课,发现一名学生低头鬼鬼祟祟。走过去一看,他在读小说。正欲发作。邵东二字眼前一闪。我赶紧帮他把书从桌兜掏出,摊在桌子上,和颜悦色地说:"同学,想看就放心看吧,低头太久,对颈椎和眼睛不好。"下午自习时,忽然教室传来异响,满堂哄然。我扶了扶500度的近视镜,定睛细视,原来是一学生用手机看电视,不小心放出了声音。我急忙走下讲台,轻声安慰有点窘迫的学生:"没关系,年轻人嘛,追剧很正常,下次戴好耳机吧,不然老师会吵到你的"。晚上,忙毕,洗漱罢,看到镜中完好无损的自己,我长吁一口气,无比欣慰地笑了。试问:今天过了,明天咋办?我们再来看一个场景:在数百人参加的捐赠仪式上,捐赠者亲手将象征性的捐赠品交到一位可怜孩子的手中,之后必将是一段鼓励上进的话语,直到把孩子感动得痛哭流涕才肯罢休。我有时真的搞不明白,这些捐赠者他们到底在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