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1850年8月5日生于法国西北部诺曼底省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870年到巴黎攻读法学,适逢普法战争爆发,遂应证入伍。退伍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职。19世纪70年代是他文学创作的重要准备阶段,著名作家福楼拜是他的文学导师。他擅长从平凡琐屑的事物中截取富有典型意义的片断,以小见大地概括出生活的真实。他的短篇小说侧重摹写人情世态,构思布局别具匠心,细节描写、人物语言和故事结尾均有独到之处。莫泊桑:法国19世纪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两个朋友》等。长篇小说《一生》《俊友》积累1﹒运用第一人称转换叙述来分析人物形象。2﹒通过对人物多角度多侧面分析探究小说主旨。学习任务浏览课文,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梳理小说情节。()于勒—赞于勒—()于勒——()于勒梳理情节盼于勒情节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可是每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进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从程度、频率上写出一家人盼望于勒归来的迫切之情。从一家人的穿着和话语重复次数之多来突现盼望之情精读第20~47段,分析菲利普夫妇的人物性格。人物告白1、画出描写菲利普夫妇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揣摩人物心理。2、把菲利普夫妇的言行转换成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写下来。第34段:“上帝啊,那家伙真的是于勒!那个宣称自己发了财,口口声声说要偿还我们损失的于勒,那个说要带着钱回来和我们一起快乐生活的于勒!上帝啊!我苦苦盼了十年,十年啊——哦!我的别墅,我女儿的婚事啊……全完了,全完了!不行——他要是再回来拖累我们可怎么办呀?不行,绝对不行!这个流氓!”在他们内心的天平上,金钱与亲情不是平衡的,重重的倾向了人物告白金钱菲利普夫妇自私虚伪势利唯利是图冷酷19世纪法国工业发展迅速,但却使广大人民流离失所,小产阶级贫困破产成为普通的问题,阶级矛盾尖锐,中下级人民的生活艰辛,金钱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人们因钱而扭曲了自己的观念。社会背景以不同人物为着眼点,会体会出不同的主旨。菲利普夫妇:十九世纪法国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若瑟夫:作者希望人间多一点亲情,多一点爱,并把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于勒:底层社会小人物的辛酸和苦楚。其他人物:船长、漂亮太太、大姐、二姐、姐夫。我来代言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以“我是,我不能被删去!因为”的句式,为人物代言。我是漂亮太太,我不能被删!因为我吃牡蛎的优雅姿态吸引了菲利普先生,才有了下文买牡蛎,遇见于勒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