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教案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数学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每人准备学具钟表一个。自己先认一认,学一学。二、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二、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12个数,并结合生活经验会看整时。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发展方面: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三、教材分析钟表的认识是第一册新增的学习内容,本节课是第一课时,要求学生认识钟面,会看整时,并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在课前的了解中,我发现有好多孩子都骄傲地捋开袖子向我展示他漂亮的手表,有的是有分针和时针的,也有的是电子表。虽然一部分学生不能迅速准确地看时间,但都了解钟面内容,认识整时。因此,本节课除了让学生用自己的已有经验来理解知识外,主要学习任务定位在:1.贴近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鱼水之亲”。2.重视动手操作,在主动探究中获取新知识。四、教学方法利用教学视频和课件,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钟表,学会学习,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识钟表师: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生:好像是钟表的走动声音。师:我们听到的是钟表店里的声音,这节课我们就来和钟表兄弟们交朋友。板书:认识钟表。[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听一段美妙的音乐为切入点,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利于孩子们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二)看主题图,感受生活中的知识应用师:听完了音乐,我们去小红家看看。时针和分针走到7点整,小女孩起床了。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我看见小女孩起床了。生:我发现墙上的钟表到7点时,小女孩就起床了。生:早上7点时,爸爸就催小红起来上学了。师:小红每天早上都在7时准时起床,在数学里,我们通常把7点说成7时,我们也要学习小红,遵守时间,按时起床、上学。二、认识钟面(一)看钟面(以小组形式观察、讨论,每组一个实物闹钟。)师:刚才小朋友通过看钟,知道小红是7时起床,那我们今天要认识的钟表兄弟的脸上到底有些什么呢,请组长拿出闹钟,我们一起来观察钟面。(二)说钟面生:我们看到有三根针在工作,我们还知道它们叫时针、分针和秒针。师:那谁能告诉大家三根针分别是怎样的?生:短短胖胖的是时针,再长一点的是分针,最长的走得最快的是秒针。师:哦,今天我们得委屈一下秒针弟弟,我们暂时不去理他,先来和时针和分针交朋友,好吗?生:我还看到钟面上有12位数字宝宝。生:老师,我们组发现钟上有一格格的东西。……归纳小结:钟面上有12个数,长长的针叫分针,短短的叫时针。(课件画面钟的12个数,时针、分针闪动。)三、认识整时(一)会看整时1.教师在钟上拨一个时刻5时。师:你知道这是几时吗?你是怎么看的?生:5时,我看到时针在5上嘛。生:他讲得不好。先要看分针指在12上,然后我发现时针指着5,就说明是5时。师归纳:很多小朋友都会看,真能干!当长长的分针指12,时针指5,就是5时。(教师贴上5时的钟面,板书:5时)2.巩固:教师拨2时、12时,分别问学生表示几时。(二)会拨整时1.师:我们每天在上午10时开始上第三节课,请你在自己的学具钟上拨出10时。师:你是怎么拨的?生:我先把分针拨到12上,再拨时针指着10。2.师:请同桌两个小朋友一个拨,另一个说出是几时;也可以一个小朋友说自己喜欢的时刻,让另一个小朋友拨一下。反馈,抽2对同学展示活动过程。[基于知识点的浅显,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看、拨整时,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三)会认电子表1.创设生活情境。师:今天早上老师要在7∶00上班,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你知道老师有没有迟到?你是怎么想的?生:没有迟到,刚刚好。生:没有。手机上说现在就是7时。师:你是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