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乳山市南黄镇初级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小石潭记》复习资料新人教版一、重点词语理解1、词语注解(1)如鸣珮环:(2)斗折蛇行:(3)清冽:(4)差乎:(5)翠蔓:(6)悄怆幽邃:(7)悄怆:(8)无所依:(9)篁竹:(10)水尤清冽:(11)坻:(12)屿(13)堪:(14)翕忽(15)可百许头(16)怡然2、古今异义词乃记之而去(古义:今义:)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下见小潭(3)皆若空游无所依(4)日光下澈(5)斗折蛇行(6)其岸势犬牙差互(7)心乐之(8)似与游者相乐(9)凄神寒骨(10)近岸4、一词多义从:(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隶而从者清:(1)水尤清冽(2)以其境过清可:(1)潭中鱼可百许头(2)不可久居差:(1)参差披拂(2)其岸势犬牙差互以:(1)以其境过清(2)卷石底以出环:(1)如鸣珮环(2)四面竹树环合为:(1)全石以为底(2)为坻,为屿5、翻译下列句子(6分)(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二、根据要求做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妙用比喻写水声的句子。2、巧用动词写潭石。3、运用排比写石底4、精用短句写环境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5本段中描写游鱼静态的句子是,描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6文中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7本段对潭水的描写,分别从、、等角度去点染,整段文字没有一个字写到,却又无处不在写。(5分)8、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如本段对潭水的描写,整段文字没有一个“水”字,但无一处不在写水。请你就此做些品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0、石潭记》是作者被贬到永州时所作的,文中寄托了他忧伤、凄苦的心情,请摘出文中暗示他当时心境的语句。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12、一切景语皆情语。透过观鱼时和游览到最后所描写的景物可看出作者的心情发生了变化,你认为作者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可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理解分析)1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窗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14、给第一段划出三个层次,并归纳层义。(6分)15、作者取名小石潭的原因是什么?(2分)16、文中对水的描写采用了哪些手法,请各举一例说明?表现了水的什么特点?(5分)17、写潭的岸势时,运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3分)18、简要分析“斗折蛇行”一句好在哪里?(2分)19、文中写潭上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运用了什么手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