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年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结构一、基本观点:1、在当今世界,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和平与发展问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在当今世界影响国际和平环境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国际恐怖主义4、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事:2010年我国的GDP比2009年增长了10.3%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5、和平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6、21世纪头20年是国际格局相对稳定的“缓和期”,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期”更是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创新期”。7、国际竞争的主要表现-----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8、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1)、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2)、时代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的精神;(3)、两者之间的关系----------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9、“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已成为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旗帜。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11、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结论)1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13、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14、我国人口现状的主要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15、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或:主要特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16、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或:现状)-------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二、问题运用:17、(时事材料)2010年11月14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日本横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表示,中方愿同各方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平等合作、共同发展。中国将继续积极发展同各成员关系,努力同各方一道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亚太作出积极贡献(1)、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作用------①、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②、中国以有所作为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对国际核不扩散体系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2)、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过程中,青少年应怎样做?-----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18、据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达到50亿吨。按照到2020年我国新产生建筑垃圾50亿吨估算,这些建筑垃圾如果能够转化为生态建材,创造的价值可达1万亿元。然而,我国目前从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企业只有20余家,全国再生利用率仅为5%左右,而欧盟国家每年的建筑垃圾资源化率超过90%,韩国、日本更达到97%以上,这实在让人汗颜。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为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应坚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这一发展道路的内涵是什么?(或:中国选择什么样的科学发展道路)发展道路---------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内涵----------走出一条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