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2015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第1周周测试题(总分:60分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规定答题区域内)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16答案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D.俄国十月革命2.下列国际条约中,为美国在中国扩张提供了方便的是()。A.《凡尔赛和约》B.《四国条约》C.《限制海军军备条约》D.《九国公约》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4.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刺激消费和生产B.国家对农业的调整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D.整顿改革金融业5.希特勒上台后制造的“国会纵火案”针对的是()。A.德国共产党B.资产阶级政党C.犹太民族D.垄断资本家6.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A.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B.1939年9月1日德国军队突袭波兰C.1941年6月22日德国军队进攻苏联D.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7.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欧洲开辟的第二战场的地点是()。A.敦刻尔克B.阿拉曼C.诺曼底D.柏林8.二战后,日本成为经济强国的原因有()。①接受美国军事订货②战后的民主改革③重视科技教育④大量欧亚移民的涌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欧洲共同体成立的主要目的是()。①争取美国援助②医治战争创伤③促进经济发展④提高国际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0.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经济的增长速度仅次于日本的是()。A.英国B.联邦德国C.加拿大D.澳大利亚11.下列措施不属于赫鲁晓夫农业改革措施的是()。A.削减农业税B.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C.开展大规模垦荒和推行“玉米运动”D.减少农业投资12.导致苏联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A.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B.戈尔巴乔夫实行错误的政策C.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影响D.民族矛盾的激化13.东欧剧变的本质含义是()。A.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社会制度发生改变C.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崩溃D.政治版图发生了重大变化14.在拉丁美洲,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建立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是()。A.古巴B.巴拿马C.巴西D.海地15.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A.纳米比亚独立B.埃赛俄比亚独立C.阿尔及利亚独立D.埃及独立16.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是()。A.乌兰诺娃B.卓别琳C.凡·高D.罗曼·罗兰三、材料解析(每题10分,共20分)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1938年9月底,英、法、德、意四国在慕尼黑举行会议,并签订了《慕尼黑协定》。协议规定: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和与奥地利接壤的南部地区割让给德国,捷方应于10天之内从上述领土撤退完毕;英法应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新边界安全给予“国际保证”。——摘自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九年级下册材料二: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法等国奉行的政策是什么?(2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慕尼黑协定》的实质是什么?(2分)(3)材料二中捷克斯洛伐克外交部长的话对吗?为什么?(2分)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长期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企图控制世界。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发生剧变以后,1991年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同年底苏联解体。美苏两大集团军事对峙的局面结束。以东西方“冷战”为特征的旧的世界格局不复存在。(1)材料中的“两大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2分)(2)导致旧的格局不复存在的标志是什么?(2分)(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旧格局交替过程中,世界人民面临着怎样的重大任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