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三年发展规划------嘉积镇华联小学一教研组情况分析1教研组优势分析:(1)逐步地对新基础教育理念与语文学科结合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抽象到具体、从表面到内部的过程。(2)加强认识,在教学中开发学科育人价值的意识。(3)以教师的智慧和创造,学生主动的健康发展,互动为核心。(4)勇敢地承担一次次的实践研讨课的任务,在不断的研究中尝试着改变和提升。2、教研组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陈小莉副组长:欧小俞成员:吴丽、郭书镜、周小雪、陈雪、二、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这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三、课题的界定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低段:1、阅读兴趣的培养;2、预习习惯的培养;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段: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2、概括能力的培养;3、质疑能力的培养;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高段: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2、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3、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4、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以上内容,由各位实验教师结合个人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五、研究目标1、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2、在所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氛围,带动学校青年教师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所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3、通过研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