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招投标与协议管理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工程招投标与协议管理的实训学习,我们招标小组所进行的各项内容、碰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如下:一、小组人员任务分派。招标小组共八人,为了保证后期招标文献制作过程中工程量的精确性,分派两人分别编制两份工程量,并规定对两份工程量进行查对。剩余六人进行所有文献的编制与公布,同步自由调配。二、企业注册与立案。由于只是对招投标程序进行模拟,因此在企业注册与立案过程中,仅对学生信息,基本信息,企业资质、人员和财务内容进行了填写,由招投标实训区初审监管员审核通过后进入到电子招投标项目交易平台。三、对工程的注册与登记。本次模拟招投标的项目是广厦建筑企业办公楼工程。在项目登记时,简要阐明的是建设项目和建设单位的信息,以及招标组织形式,同步附上立项同意文献证明。对初步发包方案进行填写,同步我们采用的是委托招标代理的方式进行代理招标,因此同步对委托招标进行立案。四、资格预审文献的编制与公布。进入资格预审文献管理阶段,首先运用广联达电子招标软件对本工程的资格预审文献进行编制,编制过程中,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电子招投标项目交易平台,标段划分没有及时考虑到,因此导致资格预审文献编制过程中碰到第一种障碍,编制完毕后上传资格预审文献,上传过程中,交易系统对编制好的文献格式不支持,无法上传,最终采用直接拷贝的方式进行公布资格预审文献,规定投标小组对资格预审文献进行研究并根据自己状况编制资格预审申请文献。我们招标小组查看报名状况以及投标小组资格预审申请文献上传状况并及时对投标小组提交的资格预审申请文献进行审核。五、招标文献的编制与发售。进入招标文献管理阶段,运用广联达电子招标软件进行招标文献的编制,对于资格预审通过的投标小组发售招标文献,根据投标小组反应的状况,投标小组进行到模拟购置招标文献时需要网上支付,同步网页无法打开,因此招标文献也采用直接拷贝的方式获取,后期进行的投标按照程序进行。同步我们招标小组完毕评标室以及评标专家申请等工作。根据投标小组的投标文献递交状况,准时进行后期工作。六、开标会议召开,并对投标单位所递交的投标文献进行评审。询标评标系统5.0在使用过程中无法导入招标文献,致使整个评标无法运用电子系统,因此改成现场模拟人工评标的方式进行。在开标会议开始时,首先对人员到场状况进行确认,规定投标人签字确认到场。在开标会议期间,按照如下流程进行(由于时间限制,括号中给出的是每个程序进行的时间):1.主持人宣布开标会议开始,投标单位代表及招标代理入座。(2)2.宣布招标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证明书及授权委托书,(8)3.简介参与开标会议的单位和人员名单(2)4.宣布公证。唱标。记录人名单。(2)5.宣布评标原则评标措施,采用技术标、企业与人员业绩、商务标得分之和(8)6.由招标单位检查投标单位提交的投标文献和资料。并宣读检查成果(5)7.唱标宣布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工期、质量、投标保证金等、小组组员做好开标识录(10)8.宣布评标期间的有关事项(2)9.宣布休会,进入评标阶段(30)评审分为三个阶段:初审阶段,符合性评审阶段,以及最终的详细评审。10.休会结束,公布评标成果为江苏建筑有限企业,公证机构进行公正(5)11.会议结束(2),对中标成果在多媒体上进行公告。七、对于中标的江苏建筑有限企业,与其签订确定好的施工协议。八、,通过本次招投标实训十天的学习,不仅让我对整个招投标的过程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同步还让我认识到在制定资格预审文献和招标文献时更不能马虎大意,由于这关系到后期投标方的投标成果。当然,通过本次的实训学习,对于我自己的操作技能也有一定的提高,对于电子招标的软件的应用也基本上可以做到得心应手了。整个实训过程中,团体协作是不可少的,一种人的能力再强,也不也许在短短十天内完毕所有任务,通过小组的合作,就可以轻松完毕。我想通过本次的实训,对我后来从事工作对于重点的把握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