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八年级部分(下册)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1.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秦岭—淮河线以南1月平均气温<0℃>0℃河流封冻状况封冻不封冻年降水量<800毫米>800毫米植被类型①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耕地类型③旱地为主④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⑤水稻作物熟制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或一年一熟一年两熟到⑥三熟主要经济林木⑦苹果、柿、枣⑧柑橘、茶叶、油桐主要运输方式公路、铁路公路、铁路、水运(2)秦岭为⑨黄河水系和⑩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北侧是肥沃的关中平原,南侧是狭窄的汉水谷地.2.四大地理区域.(1)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地理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它大致与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中国大致划分为东南和西北两大部分.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农业以农耕为主.西北半壁地处内陆,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降水稀少.(3)确定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确定青藏地区与其他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地势.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1.北方地区.(1)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地区,东北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森林绵延分布,是中国重要的林区.(2)北方地区的年降水量大致为400~800毫米,这决定了区内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农作物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3)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等.北方地区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等.(4)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建立了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此外,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都是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中心.2.南方地区.(1)南方地区是指中国秦岭—淮河线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本区西部分布有30多个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2)南方地区西部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3)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及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鱼米之乡”.(4)南方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等水产品和热带作物产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5)南方地区南部是中国重要的热带作物产区.中国的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83胡椒、剑麻、油棕等.(6)南方地区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相当丰富,如云南东川和江西德兴的铜、广西平果的铝土、江西大余的钨、贵州铜仁的汞、云南个旧的锡、湖南冷水江锡矿山的锑和常宁水口山的铅锌等,在全国皆占据突出地位.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1.西北地区.(1)西北地区大体上位于中国长城—祁连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一线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大约只占全国的4%.汉族约占全区人口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2)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又有山脉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本区景观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3)西北地区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4)西北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牧区,所出产的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在全国占据突出地位.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是重要的畜牧基地.(5)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甚为丰富,如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镍、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