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事业。———颜之推第5课时中古欧洲社会1.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2.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3.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1.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了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是()A.德意志B.法兰克C.意大利D.英吉利2.我们中国人常说“不破不立”,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说明了这一点。想一想,法兰克王国的建立者是()A.阿拉伯人B.日耳曼人C.突厥人D.斯拉夫人3.中世纪时期,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确立开始于()A.日耳曼人入侵B.查理·马特改革C.矮子丕平献土D.罗马教廷建立4.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像一座金字塔,其中处于最底层的是()A.国王B.侯爵C.农奴D.城市贫民5.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A.国王B.大封建主C.教皇和教会D.市民6.城市被称为“中世纪的花朵”。西欧封建城市出现的时间是()A.5世纪B.6世纪C.9世纪D.10世纪7.西欧早期资产阶级来源于()A.城市中的市民阶级B.教会中的教士C.封建领地中的大小封建主D.封建社会底层耕地的农民8.15世纪中期,攻陷君士坦丁堡的军队是()A.阿拉伯B.法兰克王国C.西罗马D.奥斯曼土耳其9.根据提示列举出8世纪时西欧的宫相。(1)通过改革,使西欧形成等级制———(2)通过“献土”,受到教皇加冕———10.下面是对西欧社会的一段描述,其中有四处错误,请指出并改正。谈到中古西欧的社会,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其森严的种姓制度,这一制度源于8世纪前期宫相丕平维护奴隶制度的一次改革,在等级压迫下,广大奴隶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1)错误:改正:(2)错误:改正:(3)错误:改正:(4)错误:改正:11.伴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出现了早期的资产阶级,请列举出其组成者。12.下图是一幅想象画,跪在地上的“封臣”正在履行向“封主”的效忠仪式,表明此后自己便成为“封主”的“人”,即“封臣”,这说明了()封臣向封主宣誓效忠A.西欧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B.战败国向战胜国臣服C.封臣向封主请罪D.封臣和封主之间是平等关系1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句话曾经流行于封建时期的哪些国家和地区()A.希腊B.罗马C.西欧D.日本14.马小虎同学经常会从历史资料上看到描述西欧封建社会时用到“黑暗”一词,他对“黑暗”这个词感到困惑,请你为他解释一下()A.当时地球上遇到环境大变化,白天很短B.西欧封建社会很腐败,残酷C.罗马教廷控制着西欧的思想文化,压抑人民思想D.后世对封建制度的渲染15.下列关于西欧封建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多数是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B.是在教会和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C.市民获得的城市自治权主要是和封建主之间妥协的结果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中古欧洲社会一心定而事得。———武则天16.识读下图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请回答:(1)上图反映的是中古西欧的哪种制度?它是何时形成的?(2)通过这幅图,可以看出这种制度得以确立的纽带是什么?图中A能否管辖D?(3)请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制度的特点。1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为了改变法兰克王国的面貌,他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他废除了无条件分赠土地的制度,推行采邑制。他把从叛乱贵族那里没收来的土地和一些教会的土地分赠给贵族,但他们必须要为国王服兵役,要履行臣民的义务,宣誓效忠。材料二在央视《新闻调查》栏目中,首都博物馆馆长郭小凌说:“历史已经进入了21世纪,经历过中世纪黑暗的欧洲没有人愿意回到野蛮、禁锢、压抑的中世纪,同样摆脱了农奴主压榨的藏族人民,更不想让他们今天的生活重新笼罩在封建农奴制的阴霾之中。今天旧西藏农奴制政教合一的总代表达赖,却被西方某些人包装成为所谓‘和平、民主斗士’,而达赖集团也企图通过种种手段恢复他们过去的天堂。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径,不仅是对人类历史的反动,更是对现代文明的嘲弄。”请回答:(1)请你根据材料一中的内容判断实行改革的历史人物是谁?再根据材料的内容可知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履行什么义务?(2)材料一中人物的改革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材料二中提到西欧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一种什么制度,结合材料及课本知识谈谈当时西欧人为什么要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