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毕业适应性综合训练四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9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检查自己的姓名、考号在答题卡上,是否用铅笔填涂正确,否则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小题24分)1.民间俗语常蕴涵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俗语中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反射B.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扩散现象D.下雪不冷化雪冷——物态变化2.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的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池内无水时,射灯发出一束光照在池壁上,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站在池旁的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3.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空气氧气铝铁铅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4.干电池是一种常用的方便的电源。以下关于干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的干电池是提供直流电,有的干电池提供交流电B.常用的1号、2号、5号、7号干电池的电压随号数的增大而增大C.干电池是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D.多数干电池中的汞、镉等重金属元素会污染环境,所以废弃干电池应该集中分类处理5.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的是()A.受地磁场的作用,静止时小磁针的S极总是指向地球的北方B.高层建筑物的顶端装有避雷针C.行驶的汽车刹车时,乘客会向后倾倒D.阳光下人们用近视眼镜片取火6.安装家庭电路时,为检测电路安装是否正确,在接通电源前将火线上的保险丝取下,换成一个额定电压为220V的白炽灯泡,同时断开所有用电器的开关,接通电源后发现灯泡正常发光,由此可以断定()A.电路安装正确B.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短路C.电路安装不正确,某处有断路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7.将一实心物体先后投入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时,所受浮力分别为6N和5N,判定物体在水中和酒精中的浮沉状态可能是(ρ酒=0.8×103kg/m3)()A.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漂浮B.在水中漂浮,在酒精中沉底C.在水中悬浮,在酒精中漂浮D.在水中沉底,在酒精中沉底8.小明同学在物理实践活动中,设计了图所示四种用电流表或电压表示数反映弹簧所受压力大小的电路,其中R'是滑动变阻器,R是定值电阻,电源两极间电压恒定,四个电路中有一个电路能实现压力增大,电表示数增大,这个电路是()9.用质量相同的铜、铁、玻璃制成三个等高的圆柱体,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比较它们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则()A.铜的压力、压强最大B.玻璃的压力、压强最小C.三者压力相同,压强也相同D.三者压力相同,玻璃压强最小10.在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是电压表时,示数之比U甲∶U乙=3∶2,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是电流表时,则两表的示数之比I甲∶I乙为()A.2∶1B.3∶1C.2∶3D.1∶311.当温度降到很低时,某些金属导体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假如所有导体都没有了电阻,当用电器通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白炽灯仍然能发光B.电动机仍然能转动C.电饭锅仍然能煮饭D.电熨斗仍然能熨烫衣服12.如图,电源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8Ω,有四只白炽灯泡L1、L2、L3、L4,它们的规格分别为“3V,2W”、“6V,2W”、“12V,2W”、“24V,2W”。当把它们分别接在电路中的M、N两端时,实际功率最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