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并将所知道的生物进行归类。2.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的分工合作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2.初步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以及同学的分工合作能力。●教学难点1.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存状态。2.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教学方法启发式、探讨法、调查法。●教具准备1.学生准备:准备调查表格,确定调查的路线,准备望远镜、放大镜等。有条件的准备照相机。2.教师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阅相关资料。实物投影仪。●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的动物、植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有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花坛中的牡丹、月季、芍药,校园中的鸽子,花丛中飞舞的蜜蜂、蝴蝶。但是有一些却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为了更好地了解它们,让我们一起做一次调查。[讲授新课]板书: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教师:什么是调查呢?其实调查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比如,我们在制定某些法令、法规或政策时都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那么这些依据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进行调查。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经作为被调查的对象,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一项什么样的调查吗?学生甲:人口普查。学生乙:我还被调查过每天有多少零花钱。学生丙:我还被问卷调查过对教师的满意程度。教师:对。这都是一些调查,正是有了这些科学的调查,才使我们在写论文或做出某些决定时有了依据,更具有了说服力。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下面我们以人口普查为例,讨论一下调查的一般方法及注意事项。下面请同学们说说进行人口普查时,都进行了哪些工作?学生甲:首先,普查队员来到我家,问我家有几口人?都是谁?叫什么名字?男性还是女性?多大年龄了?做什么工作?教师:刚才这位同学介绍了人口普查的基本过程。那么,大家讨论一下,通过这样的调查我们可以得到一些什么样的结果。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到:我们国家的人口数量、性别比例、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甚至有些学生可以想到:我们国家各民族有多少人,以及各个姓氏有多少人等结果。教师总结:由此可见我们明确了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就能够得到科学真实的调查结果。所以,我们的普查人员分工明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普查区域,并且普查完以后,要在住户的门上贴上一个标志,避免重复调查。要知道人口普查是全国性的,国家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如果让同学们对全市初一学生的平均身高进行调查,你们该怎样做呢?学生甲:我们可以对每一所学校的初一学生进行身高测量。学生乙:我们不需要那么麻烦,只需要将十三个县区各抽出一到二个代表性的学校进行调查就可以了。教师:刚才两位同学提出了两个方案,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哪个方案更合理,效率更高一些,并说明理由。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二方案比较合理,效率更高,避免了重复劳动。教师总结:由同学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选取样本是十分重要的,样本就是我们第一方案中的一到两个学校,这就是我们这次调查中的样本,它具有代表性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下面,我们也来做一次调查,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由于我们的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些样本,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居住范围来分组。住在学校的住校生为一组,对校园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在英华小区居住的同学为一组,对社区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在钢铁厂附近小区居住的同学为一组,对钢铁厂厂区的生物进行调查。在化肥厂附近小区居住的同学为一组,对化肥厂附近的生物种类进行调查。下面各组同学制定调查方案,设计表格、路线。看哪个组的方案最好,表格最完善,路线设计最合理。学生活动:各组进行讨论并且进行分工。然后各组汇报自己的调查方案,展示调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