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物理年级九年级教学形式教师刘文单位获嘉县第一初级中学课题名称欧姆定律学情分析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概念及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使用,在此基础上,本节主要通过探究实验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并总结出欧姆定律。由于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实验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步骤,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学生已具有一定连接电路的能力。所以本节课以“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与交流”为顺序,引导学生再次体验和加深科学探究的过程,重点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自己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但考虑到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第一次运用到“控制变量法”,学生在没掌握这种科学研究方法的情况下设计实验必然存在较大的因难,在教学中以设计实验环节为本节课难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方式,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潜移默化的感受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降低对实验设计的难度,提高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成功的喜悦感。此外,在教学设计中,将探究过程的“评估与交流”环节提出来,并放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所做的实验当堂就做出评估,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验探究,一方面能使学生在做完实验后能及时的回顾,加深印象;一方面促使学生在回顾中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操作的失误,以及与其它小组的差异。在学生评估与交流之后,以一道有关控制变量法的课堂练习,再次突出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提出“控制变量法”的名称。最后,课堂小结中,学生自我总结,收获实验探究中成功喜悦,让学生感觉到一节课学有所得!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②使学生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流过导体的电流。③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感悟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注意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思想1、提出问题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得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关,并提出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演示实验(摄像展示):①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小灯泡串联发光②二节干电池和同一个小灯泡串联发光③二节干电池和不同的小灯泡串联发光提出问题:电流大小与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观察实验现象,能思考得出电流大小与电压、电阻关有。以实验引入,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实验展示的现象是以前接触过的,能唤起所学的知识,进行回忆,令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中提出一个求知的问题。2、猜想与假设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猜想与假设说说自己大胆的猜想与假设对每一个学生的猜想给予鼓励3、设计实验(1)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时,可以两个两个研究,同时固定另一个量不变。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得出实验可以分为两步:①固定电阻时,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固定电压时,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2)以“固定电阻时,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例,用一系列的问题,逐步启发学生思考实验如何操作、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和所需的器材。然后让学生自已设计实验电路图及数据表格,并展示给大家交流。(3)启发学生以同样的思维设计“固定电压时,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研究。问1: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三个量的关系,该如何研究?学生思考回答:①固定电阻时,改变电压,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②固定电压时,改变电阻,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以提示、点拨为主,以一系列问题,逐步深入,启发学生思维,引导思考的方向,用控制变量法的思维探究问题通过一问一答,师生在互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