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你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后面的答题栏中。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1.小明和小刚是亲兄弟,他们都很像其父亲,这种现象说明生物都()A.具有繁殖和生长的特性B.能进行呼吸C.具有变异的特性D.具有遗传的特性2.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引起人感冒的病毒B.桌子C.珊瑚D.能慢慢长大的乳石3.小红同学在学习小组讨论生物的特征时,列举了以下实例,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B.生物都需要营养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生活在北寒带的树木,其树冠多呈旗形生长,引起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温度B.风力C.土壤D.水分5.探究的过程首先是()A.作出假设B.提出问题C.设计方案D.表达与交流6.沙漠地区生活的动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强烈B.空气稀薄C.营养物质少D.缺少水分7.稻田中的稻苗和杂草的关系是()A.合作关系B.没有任何关系C.有竞争养料、阳光、水、空间的关系D.斗争关系8.如果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蚯蚓对土壤的影响,下列设计中错误的是()A.设计甲(有蚯蚓)、乙(无蚯蚓)两容器作为对照实验B.甲、乙两容器中分别放入等量的泥土和沙土C.在甲容器中放入5条蚯蚓D.甲、乙两容器都放在相同的环境中9.杨树等乔木在冬天落叶,松柏等乔木四季常青,草本植物在冬天常用种子或根过冬。这说明()A.只有松柏适应环境B.它们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D.杨树和草本植物都是生存斗争的失败者10.下列哪种实例不是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A.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B.蚯蚓的活动和取食使土壤变得疏松C.干旱炎热的环境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当体温升到46℃时才会出汗D.北极海域中生活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度高达60毫米11.从“狼吃羊,羊吃草”可以知道,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A.阳光B.羊C.草D.水1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地表述为()A.蝉→螳螂→黄雀B.黄雀→螳螂→蝉C.植物→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植物13.2011年3月,日本东北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A.硅藻B.浮游动物C.鲱鱼D.鳕鱼1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制作了以下4个密闭的玻璃瓶,放在一定的环境中,请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判断瓶中生物的生存时间最长的是()15.森林生态系统不具有的作用是()A.涵养水源B.保持水土C.制造有机物和氧气D.提高大气的温度16.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城市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密切联系B.城市生态系统是独立的C.城市生态系统是人为建造的D.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多,生产者少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池塘中的鲤鱼B.东江湖中的所有生物C.草原上的全部羊D.一条河流18.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湿地生态系统B.生物圈C.海洋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19.人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什么成分()A.生产者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和消费者20.我们观察生物细胞常用的工具是()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D.潜望镜21.下列部件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一组是()A.反光镜、目镜、转换器B.物镜、目镜C.遮光器、物镜、镜筒D.光圈、目镜、物镜22.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较暗则应该()A.调大光圈,用凹面镜B.调大光圈,用平面镜C.调小光圈,用凹面镜D.调小光圈,用平面镜23.在载玻片上写下数字“69”,用显微镜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形是()A.69B.96C.66D.9924.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一般是()①染色②撕取实验材料③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④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⑤盖上盖玻片⑥将实验材料置于水滴中展平A.①②③④⑤⑥B.③②⑥⑤④①C.③④②⑥⑤①D.④②①③⑤⑥25.各种植物细胞能够保持一定的形态,这主要靠()A.细胞壁的保护作用B.细胞膜的保护作用C.细胞壁的支持作用D.细胞膜的支持作用26.吃西瓜流出的汁液主要存在于()A.细胞壁B.细胞核C.液泡D.细胞膜27.下列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