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导学案)【课标】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课标解读】1.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知道化学元素、矿物、矿产与岩石,并能够简单绘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2.掌握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列举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岩石;阅读并能绘制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分析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地壳的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教学重点】地壳的组成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三大类岩石的特征及其成因,绘制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的示意图。【教学难点】阅读并能绘制三大类岩石与岩浆相互转化的示意图,分析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一、地壳的物质组成1.矿物(1)矿物: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或。(2)基本存在形式::如天然气;:如石油、天然汞;:如石英。(3)分类:金属矿:——赤铁矿、磁铁矿;——黄铜矿;——黄金;——稀土等。非金属矿:如、长石、云母、方解石等。(4)矿产:矿物在自然界到有开采价值。2.岩石分类形成特点常见岩石岩浆岩侵入岩炽热的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表以下的岩层内部而成。矿物结晶颗粒喷出岩炽热的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而成。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或。、和安山岩沉积岩地表岩石在作用下受到破坏变成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具有、可能。砾岩、、页岩、变质岩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原来的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成具有。大理岩(由变质形成)、(由砂岩变质形成)、片麻岩(由变质形成)、(由页岩变质形成)。二、地壳的物质循环1.概念: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岁月和其下的之间存在着大规模的物质循环。2.能量来源:地球内部的衰变放射能热能机械能。1/2教学重难点3.影响:大地的沧桑巨变;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探究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互动探究]下图是小强同学暑假外出旅游时拍摄的岩层剖面照片。读图,回答:图中的岩石属于哪种类型?判断依据?除此之外该类岩石还有何特征?探究二地壳的物质循环[互动探究]结合教材34页图2-7“三类岩石转化示意”,回答下列问题。(1)三大类岩石都可直接相互转化吗?(2)哪些岩石能够转化为沉积岩?(3)哪些岩石能够转变为变质岩?需要什么条件?(4)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都能直接转化为岩浆吗?是如何形成的?(5)结合教材34页图2-8,在方框中填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的名称,并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含义。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不幸遇到火山爆发/也可能是地震/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但你是沉默的/连叹息也没有/鳞和鳍都完整/却不能动弹。你绝对的静止/对外界毫无反应/看不见天和水/听不见浪花的声音。(艾青)1.艾青描述的地理事物存在于()。A.沉积岩B.岩浆岩C.变质岩D.岩浆2.上题中选择的地理事物()。A.具有层理构造B.一定含有化石C.自然界中硬度最大D.与其“前身”相比,结构和矿物成分没有变化3.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l)在图中标出箭头,表示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A,B,C,D。(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从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形成。“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庄子对“彼此是非”的论述,说明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或直接转化,或间接转化,即“彼出于是”,也可由“此”及“彼”。据此回答5~6题。5.下列转化不能直接实现由“此”及“彼”的是()。A.岩浆岩→岩浆B.沉积岩→变质岩C.岩浆→岩浆岩D.变质岩→岩浆岩6.根据庄子的论述,各类岩石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关于岩石转化的“一定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浆岩→侵入作用→变质岩B.沉积岩→重熔再生→新的变质岩1/2C.岩浆→喷出作用、冷却凝结→侵入岩D.露出地表的变质岩→外力作用→沉积岩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