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化学反应方程式一、使用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1.左物右码。2.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大小相同的纸片,把药品放在纸上称量。3.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等)里称量。二、关于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是重要的定量实验之一,它的重点在于探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我们容易忽略气态或烟雾状物质的质量,如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容易忽略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也容易忽略燃烧时包含在白烟中的氧化镁的质量。因此,如果反应物或生成物为气态或烟雾状的物质,要探究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实验装置必须密闭。三、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微观解释大量实验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四、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质的方面——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量的方面——表示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及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基础检测1.下列有关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前先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天平至平衡B.将干燥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C.称量时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D.称量完毕,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质量,大致有以下几步:①把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②调整零点;③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后,砝码放回盒中,游码移在零处。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g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gB.9.8gC.10.8gD.10.2g4.在下列化学反应中,生成的固体物质质量比反应前固体物质质量增大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木炭燃烧C.高锰酸钾加热分解D.氧化汞分解5.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在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提示: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可以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稀硫酸与锌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ABCD6.镁带在耐高温的密封(内含空气)容器中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是()ABCD7.在天平两端的托盘上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过氧化氢溶液,右盘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二氧化锰,反应过程中天平的指针向(填“左”或“右”或“不变”)倾斜。8.若24.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6.9g,则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同时生成氯化钾的质量是。9.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甲、乙、丙三位同学各做了一个实验。(1)甲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木炭和坩埚的总质量mg;其燃烧后灰烬和坩埚的总质量为ng。则m和n的关系为mn(填“<”或“>”或“=”);(2)乙同学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光亮的铁钉的质量为xg;其生锈是与空气中氧气和水反应生成产物铁锈,变化后的质量为yg。则x和y的关系为xy(填“<”或“>”或“=”);(3)丙同学实验测定的数据有:铁、硫酸铜溶液和烧杯的总质量为ag;将铁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其反应后的混合物和烧杯的总质量为bg。则a与b的关系为ab(填“<”或“>”或“=”);(4)通过对上述三个实验的分析,你认为如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应,才能判定参加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总质量和生成物总质量是否相等。10.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操纵单个原子和分子成为可能,从而可以直接用原子来制造分子。若能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C6H12O6),则不需要()A.碳原子B.氢原子C.氮原子D.氧原子11.形象地表示反应前反应物分子及其数目,则反应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12.某物质A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