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做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表示这些物体的几分之一。2.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设计思路]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学习过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认识了它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这节课是在此基础上,学习把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认识它的几分之一。学习的难点在于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为了突破难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运用建模的思想进行教学。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能够习得建模的方法,积累更多的学习经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师:三年级上学期我们就认识了分数,还记得吗?课件:这里的二分之一表示什么意思?师:这个分数里的“2”和“1”分别表示什么?课件:用哪个分数表示?表示什么意思?(、)总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这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内容,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设计意图:激活原有模型,让学生从头脑中调用原有的基础知识,激活原有的数学模型。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建立在认识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基础之上的,通过苹果图直观教学,复习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目的就是:1、唤醒学生的旧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对分数概念含义的理解,降低本节课对分数概念理解上的难度。2、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学习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奠定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让学生实现知识的正迁移。]二、新知建构1.认识整体的1/2。①提问:一个桃,我们会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如果是一盘桃,你会分吗?指名读题。②师:这个圈表示什么意思?③谁来分一分?(学生在白板上分一分)分的对吗,你是怎么判断的?④每只猴分得这盘桃的的几分之几?可能出现三种答案:1/2、3/6、1/3哪个答案是对的?请同桌讨论一下。为什么分母是2,分子是1呢?⑤介绍:其实,我们是把6个桃看成一个整体(课件出示由集合圈圈起的6个桃),平均分成2份(用一条虚线把集合圈中的6个桃平均分成2份),这3个桃(左边)是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这3个桃(右边)呢?我们就说:把一盘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盘桃的1/2。(板书)指名说,同桌互说。⑥如果盘中桃的个数发生了变化,你会表示出下面每盘桃的1/2?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你是怎么想的?⑦这是我们分的三盆桃,每一份的个数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来表示呢?(课件同时出示三盘桃平均分后的示意图。)小结:一盘桃不管有几个,只要是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并且平均分成2份,那么每份都是这盘桃的1/2。2.认识几分之一。①提问:刚才我们把这盘桃平均分成2份,如果把这些桃平均分成3份,每只小猴能分到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自己分一分,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汇报。②你是怎么分的?这里的3和1分别表示什么?每份指的是其中的哪一份?③追问:你还能找到这盘桃的几分之一,试一试。指名汇报。④比较:这里的桃都是12个,为什么表示每一份的分数不同?明确:把一盘桃平均分成的份数不同,表示每一份与整体关系的分数也就不同。把一盘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1/3;把一盘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把一盘桃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1/6;把一盘桃平均分成12份,每份是它的1/12.(板书)3、知识网络的形成师:上面我们平均分得都是桃,如果换成其它的一些物体,你会分数表示吗?比一比,今天我们认识的分数和上学期认识的分数有什么不同?相同点呢?(不同点有两个:分的总数不同;每一份的数量不同,每一份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几个。)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看图写出分数,并要求说说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数不同,表示的数量相同。2.做“想想做做”第2题。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分数相同,表示的数量不同。3.做“想想做做”第3题。先要求互相说说应该把各个图里的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再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4.生活中有这样的分数吗?你找到了几分之一?5.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