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VIP免费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_第1页
1/30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_第2页
2/30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_第3页
3/30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讲课人:杨蕊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奇、秀、险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本69-7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什么(记忆)?其化学过程是什么?3、结合图3-3-2观察图A到图B、图C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来总结形成喀斯特地貌的基本条件?4、地面、地下喀斯特地貌分别有哪些(记忆)?一、认识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的定义喀斯特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石灰岩高原的名称,那里发育着各种奇特的地貌。后来,欧洲学者借用该地名来称呼石灰岩地区的地貌水文现象和景观。喀斯特地貌漓江风景贵州锥状喀斯特地貌石林四川石海洞乡博山溶洞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化学方程式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淀积作用1、喀斯特地貌是由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可溶性透水性岩石水溶蚀力流动性岩石成分易溶如碳酸盐岩石空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所含二氧化碳、有机酸和无机酸的数量多大气降水、地面坡度、岩石裂隙的类型与连通性最基本条件(石灰岩\白云岩)3、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基本条件:初期:地表呈高原状态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CO2+H2O+CaCO3═Ca(HCO3)2Ca(HCO3)2═CaCO3↓+CO2↑+H2O溶蚀作用沉积作用中期:地表呈山地状态后期:出现溶蚀洼地和孤峰峰林溶蚀洼地孤峰落水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4、喀斯特地貌的类型:类型形态成因地面喀斯特地貌地下喀斯特地貌峰林、峰丛、孤峰;溶蚀洼地;落水洞等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溶蚀作用溶蚀作用淀积作用峰林孤峰天坑神农架溶洞地下河石钟乳石笋石柱石柱喀斯特地貌一方面可以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同时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喀斯特地貌区容易产生水土流失。喀斯特地貌的开发与利用?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岩石条件•气候条件•生物条件——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条件在大约3.25亿年前,桂林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沉积了大量的石灰岩。后来由于构造运动,这里抬升为陆地,从而使桂林地区石灰岩广布。桂林地区的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所以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都很好。气候条件桂林位于我国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降水充沛,漓江纵贯南北,石灰岩受强烈的流水侵蚀作用。生物条件桂林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为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创造了条件1.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A.岩石的透水性B.岩石的可溶性C.水中所含二氧化碳的多少D.水中所含有机酸、无机酸数量的多少2.“”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片麻岩分布区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3.溶洞的形成是由于()A.流水的冲刷侵蚀B.流水的溶蚀作用C.流水的沉积作用C.生物作用“”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4-5题。4.图中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云贵高原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准格尔盆地某地区地质剖面图5.从图中看最有利于该地貌形成的条件是()A.岩石具有可溶性B.地面平坦C.气候干燥D.植被稀少小结:一、认识喀斯特地貌:1、喀斯特地貌2、喀斯特作用的本质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4、喀斯特地貌的类型二、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1、岩石条件2、气候条件3、生物条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三节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剖析桂林“山水”的成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