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厂街小学五年级语文学科导学设计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难忘的一课》2.达成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受到爱国主义教育。(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课文,努力读出感情;图文结合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讲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3.学习重难点:重点: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线,联系时代背景,用心感受字里行间饱含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在朗读中加深感悟,把理解出的意思和体会出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在感情朗读中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陶冶与感染。4.学习方法建议: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相结合,通过朗读,圈划和讨论等方法,感受台湾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的民族精神。5.课时安排:1课时二、导学设计导案设计个性化意见及说明一、谈话导入,激发情感1、谁给作者上的难忘的一课呢?这难忘的一课的内容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令人难忘呢?这些问题大家想不想知道啊?请大家赶快打开课文。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有关台湾的课文吗?对台湾你有哪些了解?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正是发生在台湾一所乡村小学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难忘的一课》,读出难忘的情怀。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出难忘的情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相机指导:“闽”是前鼻音,“诸”是翘舌音,“葛”读“gě”,不要读成第二声。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见到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认真教孩子们学习祖国文字的动人情景,以及在学校礼堂参观中国历代伟人像的深切感受。三、品读交流,探究体验1、一堂普通的语文课,为何如此让人难忘?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读后思考:整篇课文最让你难忘的话语是什么?(学生默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学生画出感受最深的句子。)2、全班交流最让人难忘的话语是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3、“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同学们对这句话印象最深刻,为什么?(“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4、请同学们在课文中勾画出“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并想一想这句话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先个人自学,然后四人小组抓住其中一处进行合作学习,探究情感。5、小组展示交流汇报体会重点句子。展示汇报第一次出现: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他写得很认真,也很吃力。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接着,他先用闽南语,然后又用还不太熟练的国语,一遍一遍地读。①为什么这位教师写字很吃力,国语也不太熟练呢?请用课文中语言回答。(因为台湾“光复”不久,不少教师也是重新学习祖国文字的。)②课前搜集了有关台湾的资料,“台湾‘光复’”指的是什么?③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不让我们中国人学习自己的语言文字?(他们企图“奴化”台湾人民,让中国人民忘掉自己的祖国。)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以上三点进行汇报,指名读,齐读。领悟台湾老师书写“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很吃力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小组展示交流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句子,整体感悟。由于学生对台湾“光复”的历史并不熟悉,不利于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因此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的资料,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说这是一节“难忘的课”。完后,其他小组成员补充或点评。展示汇报第二次出现:理解句子: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11、为什么“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并跟着教师朗读?(吸引作者走进教室的是学习的内容──“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更是他们学习这句话时的认真态度和真挚的爱国之心。)2、他们是怎样朗读的?划出这些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