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九生物技术实践1.果酒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重要反应:C6H12O6――→酶2C2H5OH+2CO2,最适温度18~25℃。2.果醋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重要反应:C2H5OH+O2――→酶CH3COOH+H2O,最适温度30~35℃。3.果酒、果醋的制作流程: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精发酵→醋酸发酵↓↓果酒果醋4.腐乳制作涉及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其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重要反应:蛋白质――→蛋白酶多肽――→肽酶氨基酸。5.泡菜制作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其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重要反应:C6H12O6――→酶2C3H6O3,温度一般在18~20℃。6.培养基按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按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7.常见的两种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8.三种常用的灭菌方法有:①灼烧灭菌,如接种环、接种针;②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和金属用具等;③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9.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过程: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筛选能生长的微生物菌落。10.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原理:1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过程是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再分化根、芽等――→移植完整植物体12.果胶酶的作用是分解果胶变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13.酶的活性是指酶催化一定化学反应的能力。酶反应速度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表示,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和酶的抑制剂等。14.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15.DNA粗提取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16.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需要的条件是引物、模板、原料、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过程是变性、复性和延伸。17.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18.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等。[高考方向要明了]1对微生物利用的,考查内容多集中在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和数量测定,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产物,如2011新课标全国卷T39,2010山东卷T34。2酶的应用、制备和应用固定化酶是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如2011江苏卷T15,2010江苏卷T25。3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高考对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涉及较多,要多加注意。如2011江苏卷T3,2010北京卷T1。1.消毒和灭菌的比较使用方法产生的结果常用方法消毒较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煮沸消毒、化学药剂消毒灭菌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微生物(含芽孢和孢子)灼烧灭菌、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2.特定微生物数量的测定(1)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①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②间接计数法:常用的是稀释平板计数法。(2)测定微生物数量方法的实际应用。①土壤中好氧型细菌的计数:a.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壤表层3~5cm处的土样;制备系列稀释液。b.取样及倒平板:该实验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c.培养。d.观察记录结果:每克土壤样品菌数=某稀释倍数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②检测天然水源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落数:细菌总数通常是指1g或1mL检测样品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大肠杆菌菌落数通常是指每100g或100mL检测样品中所含细菌的实际数值。③检测某种食品中的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菌落数:一般来说,大肠杆菌菌落总数越多,说明食品的卫生质量越差。④土壤中分解尿素细菌的计数:某些细菌中含有尿素分解酶,能将培养基中的尿素分解成氨,该物质的水溶液会使酚酞指示剂呈现红色。(3)制备系列稀释液的方法。将1g土样放入99mL无菌水中,制成102倍的稀释液,用1mL无菌移液管吸取上述浓度的溶液0.5mL,移入装有4.5mL无菌水的试管中,即配制成103倍的稀释液,用同样的方法可以配制成104、105、106倍的稀释液。将待测样品进行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