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要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是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工区活动能够较好的弥补集体美术活动的不足,对幼儿的艺术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了解当下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的现状,进一步贯彻《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基本精神,更好的利用美工区促进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理论知识为指导,对北京某幼儿园美工区空间布局情况、幼儿园美工区材料投放情况、幼儿在美工区活动情况和教师在美工区活动指导情况进行了现状的描述和分析,归结出了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活动设计缺乏幼儿参与性以及美工区空间布局简单缺乏合理性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教师认识、教师素养等方面的原因分析,提出了提升教师水平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美工区环境创设以及提升美工区布局创设的合理性等针对性的对策。关键词:幼儿园;美工区;美术活动目录1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及意义11.2.1研究目的11.2.2研究意义21.3研究现状21.3.1国内研究现状21.3.2国外研究现状31.4研究内容31.5研究方法42相关概念界定52.1幼儿园52.2美工区52.3美术活动53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63.1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63.1.1美工区活动设计缺乏幼儿参与性63.1.2美工区空间布局简单缺乏合理性63.1.3美工区材料投放随意缺乏层次性73.1.4幼儿家长的引导方向错误73.2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84解决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问题的对策104.1提升教师水平以幼儿为主体进行美工区环境创设104.2提升美工区布局创设的合理性114.3增加美工区材料投放与类别114.4改变幼儿家长的教育观念12结论13致谢14参考文献15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绪论1.1研究背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我们的幼儿教育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而对于我国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来说,基于幼儿人数多、班额大;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等方面的问题,幼儿教育目标的实现完全依赖生活和游戏活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但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提供有支持价值的玩具材料,可以满足幼儿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如此说来,区域活动就显得尤为的重要,《指南》也更加突出了区域活动的重要性。各类幼儿园为了更好的贯彻和实施《指南》基本精神,也更加突出区域活动在一日活动中的地位,减少集体活动。因此,为了更好的贯彻和实施《指南》基本精神,就要求我们要更加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1.2研究目的及意义1.2.1研究目的为使得更好的了解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现状,首先应该了解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开展中环境创设的基本样式与环境布局,了解幼儿园当前的环境创设情况,了解幼儿教师在环境创设过程中秉承的态度,其次对幼儿园美工区课程进行分析调研,了解美工课程上美工材料的投放种类以及投放数量,分析幼儿在美工课程中接受材料的效果,最后针对幼儿以及幼儿教师在美工课程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问题原因的分析并汇总,在通过细致的分析后提出解决这些出现问题的解决策略与教学实践上的建议。希望通过这些解决策略以及教学建议的提出,可以对幼儿日常美工区的建设提供理论以及实践内容上的支持。1.2.2研究意义幼儿日常美工区活动的开展在各大幼儿园都受到重视,虽然在美工区活动中的材料投放、教师指导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少量研究,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在论文中也有过很多的书面表达,但从整体的角度来阐述美工区活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相对较少,当前大部分的论文资料以及研究都是从某个单独的角度对美工区问题进行阐述,而且很多都是对教师教学内容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关于美工区活动环境创设和幼儿在美工区活动状况方面的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在国内外对美工区活动的开...